正文

大衛(wèi)──破石而出(3)

蔣勛破解米開朗基羅 作者:蔣勛


由執(zhí)政官索德里尼召集了二十九人組成了審查委員會,審查米開朗基羅的新作,決定是否可以置放在領主廣場市政廳大門前,作為城邦最重要的精神標幟。

這二十九人的委員名單,今天列出來仍然使人大吃一驚,幾乎包括了當時意大利最精英的一批人文學者、畫家、金工木雕與石雕大師。

我們隨便舉幾個最知名的例子,這個名單中有米開朗基羅前一輩的大藝術家:利比(Filippino Lippi)、波提切利(Sandro Boticelli),有拉斐爾(Raphael) 的老師佩魯奇諾(Pietro Perugino),竟然還有,米開朗基羅一生最大的競爭對手──達芬奇。

一個杰出的精英團隊評審一件杰出的新時代的藝術作品。

大衛(wèi)像通過了審查,決定置放在市政廳大門右側。

運送的工作,從百花大教堂到領主廣場,今天走路不到十分鐘的距離,卻花費了超過四十個工人的勞動,從五月十四日開始搬運,作品太大,打破了教堂后院的門,四天之后才運送到達領主廣場。

這個置放工作一直到六月八日才完成,大衛(wèi)昂立在高高的基座上,傲視世界,等待米開朗基羅做最后的一些修飾。

每天進出市政廳的執(zhí)政官索德里尼,看著城邦的新精神標幟,有一點得意,米開朗基羅是他的好友,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但是,作為執(zhí)政官,他覺得還是應該有一點批評的意見,表示自己對藝術的見解。

他跟正在工作的米開朗基羅說:“好像鼻子大了一點?!?/p>

米開朗基羅說:“是嗎?”

他狡猾地抓了一把石灰,爬上工作的高梯,假裝用刀修改了一下鼻子,撒下一點石灰屑,然后向下面的執(zhí)政官說:“這樣好一點了嗎?”

執(zhí)政官滿意地點點頭離開了。

米開朗基羅并沒有修改鼻子,他當然對自己的專業(yè)充滿自信,不會隨便為一個位高權重卻外行的人的一兩句話糟蹋自己的作品。

大衛(wèi)一直挺拔地站立在廣場上,這個思考過民主意義的廣場,這個聚集過激情群眾的廣場,這個燒死過不同意見對手的廣場,這個選舉新執(zhí)政領袖的廣場,大衛(wèi)站在這里,仿佛標舉著新的生命價值與城邦精神。

無論烈日炙曬的夏日,無論百花盛放的春天,無論細雨連綿或大雪紛飛,無論秋風吹起滿城落葉,或鳥鳴啼叫的黎明,這個雕像都安靜站立著,凝視著城邦,成為真正的守護者。

他不是藝術品,他不是收藏在博物館的精致的珍品,他站立在刮風下雨的廣場,為整個城邦日日夜夜守護著生命的價值。

一八七三年,將近三百七十年后,這件雕刻太珍貴了,才從領主廣場移到美術學院收藏,成為博物館的展品。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原本不是為博物館制作的,他必須挺拔站立在人民來來往往的廣場,才彰顯出真正的作品意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