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語是一種思想 2

虛實之間 作者:芮成鋼


許老師出身于舊上海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醫(yī)學博士,當時中國最優(yōu)秀的耳鼻喉科專家之一,與戴笠、周恩來都有很好的私交。母親畢業(yè)于名校。家中兄弟姐妹9個,他最小。自幼享受汽車洋房,接受西式教育。60年代曾到新疆插隊,后來輾轉(zhuǎn)到合肥。他個子很高,儀表堂堂,樣子頗似貓王。我有點兒怕許老師,他讓我背書,要求很嚴格,達不到標準便拉下臉來。我曾經(jīng)有幾次故意踢完球不換襪子,把他熏得不得不提前下課。

許老師每周來兩三次。我剛上初一,僅有的英語基礎(chǔ)就是小學課本里學過的幾個基本單詞,他用的卻是英文原版教材:Essential English(基礎(chǔ)英語)、English for Today(今日英語),以及當時風行全球的英國靈格風語言學院(Linguaphone Group)出品的老唱片。

教材都是影印版,封底寫著“內(nèi)部交流”,當時可以在一些外文書店買到。里面沒有一個漢字,對我來說像天書一樣難懂。塑料唱片則是厚厚一摞,我用家里那部老式唱機一片一片地放來聽,跟著念,練就了一口濃重的英式腔。

許老師其實有很多學生,但他的教學方法只在我身上明顯奏效,大概老師和學生之間也存在“化學反應”。從這些教材和唱片里,我了解到很多故事,故事中承載著思想,而我喜歡有思想的內(nèi)容。比如羅素在散文《三種激情》(Three Passions)中,以深刻的感悟和敏銳的目光,分析了人生中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痛苦憂患的同情。從這篇文章中,我受到了極大的感染,即使20年后重溫,依然有溫故知新的感覺。

它給我的啟發(fā)是:學英語,并非學習語言本身,而是把它當做一門工具,利用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主動地收獲快樂。很多人學英語的順序是先背單詞,再學語法,最后串成句子乃至文章。其實錯了,一開始我們就應該著眼于句子、文章,了解它在表達什么,再通過大量的積累去總結(jié)單詞和語法的使用規(guī)律。

那時,上海電視臺每周六晚上播放的英文原版電影是我的“周末大餐”。我總是等到父母睡著以后再偷偷把電視打開,音量調(diào)到最小,然后用收音機接收電視伴音信號,放在耳邊聽,一邊聽一邊錄下來?,F(xiàn)在想想,條件挺艱苦,但當時覺得很好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