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之久,《雨果》才進入內地院線正式上映,而饑餓如狼的影迷早已不甘落后在網絡觀看過高清版。當時真的因為無法欣賞到具有3D效果的原片而覺得遺憾。也許目前電影市場上的粗制濫造讓大家對3D不再抱有幻想,然而紐約電影節(jié)上幾乎所有人都承認3D是《雨果》的最大亮點。其實你大可以想象一下,巴黎的夜景,飄雪的城市,尤其那場雨果在大鐘里奔跑的跟拍長鏡頭,如果用3D便會感受到所有景象都從你身邊迅速擦身而過。不同于傳統“讓物體向鏡頭移動”的3D拍攝手法(如朝向鏡頭飛奔而來的列車),這場戲的關鍵在于“將鏡頭移向被拍攝的物體”,并且直接收到奇效。西科賽斯就是要讓現在的觀眾體驗到電影誕生之初所能夠感受到的震撼。這一點,玩技術的他做得很成功。
五歲的時候,媽媽單位組織在文化宮看電影,大人小孩一起去,好不熱鬧。電影就叫《媽媽再愛我一次》。影院太黑,我只記得大家都在哭,屏幕里的人在哭,我身邊的姐姐阿姨們也在哭。那就是我能記起來的第一部電影,沒想到如此悲傷。你呢?還記得你看的第一場電影嗎?是否也像故事中的父親向雨果描述第一次看喬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記》那樣呢?“走進一間黑屋子,看見白色的銀幕上有一支火箭,正飛進月球人的眼睛里。那就像是大白天看見了自己的夢?!币苍S電影真的是個關于時間的動詞,它反反復復在說的一直是過去之不可得,現在之不可惜,未來之不可追。
一如那些逝去的時光。
《開心鬼上身》: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導演:金英卓
主演:車太賢/高昌錫/張英南/姜藝媛/千寶根/李文秀
上映日期:2010年12月22日(韓國)/ 2011年11月29日(中國大陸)
(猜不到結局)
韓國電影電視我相對都看得較少,一來覺得太過純真浪漫,不接地氣兒;二來往往劇情一根筋,單純到開頭10分鐘幾乎就能決定接下來整部電影的走向,好費時間。但車太賢是個有趣的演員,我有時候感覺他就像我們的王寶強,那張委屈倒霉的慫臉最適合演丑態(tài)百出的小人物。這回他在《開心鬼上身》中飾演一個生無可戀的落魄青年尚萬,在一次自殺未遂后發(fā)現自己竟然能看到鬼魂,那些鬼魂好死不死似乎鐵了心跟定尚萬,讓他不得不幫助鬼魂們完成在人間未了的心愿。當然,在此過程中導演要為他安排一個善解人意的姑娘,還要讓他重振生活的勢氣。這都如意料之中,但一切轉折發(fā)生在他慶幸自己終于擺脫了鬼魂的糾纏時,那些沉寂在記憶深處、幾乎就要遺忘的過往卻一幕幕浮出水面。當尚萬滿嘴的紫菜包飯,哽咽著跑過大街小巷時,戲外的我們無一不悲傷落淚,在心里想念著那些曾經陪伴我們又逝去的人,默念一句:“Hello Ghost”,然后努力珍惜眼前人。
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遇到了后來生命里出現的另外那些個體,他們讓我們感受愛與被愛,關心與關懷,這些人讓我們有堅持下去的理由。那些幫助和支持有可能是無聲的,卻活在我們心里。時間是那么奇妙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記住一些事,同時忘記另一些事。而那些忘記的,并不是真的忘了,在將來的某一天、某個瞬間,你會全部記起,原來他們從未曾離開,一直陪伴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