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適:中產(chǎn)以上(2)

安身與立命 作者:余世存


林語堂曾說:“在北平,胡適家里每星期六都高朋滿座,各界人士——包括商人和販夫,都一律歡迎。對窮人,他接濟金錢;對狂熱分子,他曉以大義。我們這些跟他相熟的人都叫他‘大哥’,因為他總是隨時愿意幫忙或提供意見。他對寄給他的稿件都仔細閱讀,詳盡答復。他的朋友,或是自稱他朋友的人,實在太多了,因此我有一次在我主編的幽默雜志《論語》上宣布:這本雜志的作者誰也不許開口‘我的朋友胡適之’,閉口‘我的朋友胡適之’?!焙髞淼奶频聞傄舱f:“胡氏生前真可說是交友遍及海內(nèi)外。上至總統(tǒng)、主席,下至司廚、販夫、走卒、擔菜、賣漿……行列之中都有胡適之的‘朋友’!”

因為胡適太有名了。他成名之早給他的生活鋪平了道路,同時,他既深諳中國世故,又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是“一個擅長處理公共關(guān)系和人際交往而又不露痕跡的大師”。胡適遠比那些在書院里正襟危坐、論學講道的“村學究”要“現(xiàn)代化”,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現(xiàn)代社會如魚得水。

跟魯迅相比,胡適的人生要順得多。魯迅的書多由他的學生李小峰出版,但也為李小峰所騙。胡適的書則由老鄉(xiāng)朋友汪孟鄒開設的亞東圖書館出版,版稅一律為15%,遠比當今的作者版稅要高。1928年12月,亞東圖書館送來一張賬單,上面寫明了胡適幾種書籍的版稅和稿酬,計胡適收入近3萬銀圓,合今人民幣約120萬元,遠遠高過魯迅,有人說,胡適的收入是魯迅的兩倍以上。

20世紀30年代,胡適、魯迅都步入了收入的黃金期。但魯迅的收入月均六七百元,約今2萬人民幣,胡適的收入月均1500元,約今5萬人民幣??梢姸说氖杖?、生活不是一個檔次。魯迅曾有名言:“有誰見過從小康之家墜入困頓的嗎?”魯迅終生的努力也就是掙得了中產(chǎn)的生活,而胡適自走上社會就是中產(chǎn)以上的生活。

魯迅“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但胡適一直在熱鬧中,在聚光燈下。有陳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這樣的文化名流做鄰居,天生的好客、好交往,以及工作、兼職、寫作,使得胡適的生活緊張而活潑。他曾經(jīng)在每周周末特別騰出一天來接待客人,戲稱為“做禮拜”。據(jù)說他的日程像鐘表一樣準確無誤:“早晨7點起床,7點40分去北京大學上班。中午回家用午餐,下午1時40分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上班。晚餐在外邊吃,晚11點才回家。他有專用的小汽車,出入坐車方便?;丶液蠹催M入書齋,讀書、研究、寫作,直到半夜2點才睡?!焙m有名言:“誰說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時?那是迷信,拿破侖每天只睡6小時?!?/p>

胡適的“成功人士”生活也使得他有余力救濟他人。年輕的詩人汪靜之多次寫信求助,僅1922年一年借去了140元,今天的五六千元。1923年,汪靜之跟胡適提出“愿你再借數(shù)十元”的要求,“如你肯答應,請快快寄下,切勿久延”。林語堂到哈佛讀書,得到了獎學金,他后來才知道,是胡適給的2000元,今天的小10萬元……

胡適的盛名之累可想而知。他的錢來得快,也花得快,他有時也會有“窮”念。如他曾怕搬家,怕“搬窮”了。他晚年流落美國,遇到唐德剛這樣的年輕人,還一再勸唐要注意“生計”,要趁年輕多攢點錢。至于他的“做禮拜”則是因為來訪者太多,不得不如此。錢穆曾與顧頡剛同去拜訪胡適,胡對他們說:“今日適無人來,可得半日之談,他日君來,幸勿在星期日,乃我公開見客之日,學生來者亦不少,君務必他日來,乃可有暢談之緣。”

就是說,胡適的生活方式并非沒有問題。他也付出了代價,其中重要者之一,40歲以后的胡適在學術(shù)事業(yè)上沒有多大進展,即跟他的生活有關(guān),他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精進研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