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作為回歸誘因的技術(5)

當代日常文化研究系列: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 作者:(德)赫爾曼·鮑辛格


實際上,這些現(xiàn)象肯定沒有本質上的新意,但它們的頻繁出現(xiàn)是技術世界的一個標志。技術物件也能嵌入傳統(tǒng)的巫術形式;所以,人們多次相信,相對罕見的技術物品——例如,早先的紅色的小汽車或者銀色的車輪——會帶來好運。不過,這些物品日益增長的數目使這種幸運意義不再可能固定不變,反而需要一再對新的物品加以突出和充電。加速和變化使巫術內容不再可能固著在新物品上,正是這些加速和變化,與社會動力和分化一起,對舊的巫術價值和屬性提出質疑,而且每次都需要賦予新的含義。在19世紀,這個過程觸及了大部分市民文化;在20世紀,它越來越強烈地席卷了整個民間文化。例如,如果我們把格里美豪森小說中的巫術與弗里德里?!ぬ貖W多爾·菲舍爾的小說《也是一個人》中的巫術加以比較,這種與先前時代的區(qū)別就變得一目了然。格里美豪森那里的巫術或者可以借助迷信手冊來解釋,或者可以豐富迷信小詞典的內容:這種巫術處于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之中,只要不觸及理性探討的界限,它就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反之,“物品的隱患”與菲舍爾筆下人物的私人巫術在迷信手冊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等待來客時讓涼水在嘴里變熱這種充滿幽默感的妙方,也不會對有關水的民俗有什么貢獻,但它一定與民間文化中日益廣泛地解除巫術對某個事物的傳統(tǒng)束縛有關。

這個過程并非技術化(例如,與機器打交道)的直接后果,即使機器的引進可能有助于這種轉變,但它是技術世界的一種產物,也是技術的一種間接后果,技術不僅創(chuàng)造了新的物世界,而且?guī)砹诵碌纳鐣F(xiàn)實和精神現(xiàn)實,它使舊的視域變得模糊不清,而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化財富在這里仍然行之有效。

如果對從前有效的某些視域的解體過程加以追蹤,我們似乎就能更接近今天的民間文化。這條追尋之路遵循三個不同的方向:我們將考察空間視域、時間視域和社會視域的推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