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6月,孫中山由歐洲取道新加坡赴日本,致電尤列,約《圖南日報》主持人相見。輪船停泊新加坡時,尤列便介紹陳楚楠、張永福、林義順等人登船見面。經陳楚楠等人到警廳擔保,孫中山得以上岸到小桃源俱樂部聚會,商談組織革命團體事宜。從此,陳楚楠與孫中山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在離開新加坡港口不久,孫中山就給陳楚楠寫信一封,全文如下:
楚楠仁兄大人足下:
星期一會,欣慰平生,惜為時匆匆,不能暢敘一切為憾。弟今不停西貢,直往日本,先查探東方時局,以定方針。方針一定,再來南地以招集同志,合成大團,以圖早日發(fā)動。今日時機已熟,若再不發(fā),恐時不我待,則千古一時之會恐不再來也。日前所言林氏之親戚,祈將其姓氏住址詳開寄我,以得有便或請他來會,或派人往見他,以聯(lián)合閩廣,而共大事。有信寄橫濱郵政信箱二六一號黎炳垣轉孫逸仙醫(yī)生。
西貢人心亦大開,已有同志欲創(chuàng)一報館于此,以聯(lián)絡各埠之聲氣,惟不知辦法,及欠人員。弟今許助補此兩缺點,大約二三個月后由東洋南回,則此事可以成矣。此亦一可喜之事也。
匆匆不盡,余俟再報。此致,即候大安不一各位同志統(tǒng)此問好不另。
弟中山謹啟,7月7日西貢發(fā)1906年6月,孫中山再次來到新加坡,在“晚晴園”召開大會,成立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陳楚楠被選為會長。接著,陳楚楠在英荷所屬各地陸續(xù)組織分會或通訊處者有數(shù)十埠,概屬新加坡統(tǒng)轄。1908年,孫中山自越南河內移居新加坡,設立南洋支部,特派胡漢民為支部長。
《圖南日報》出版不到兩年因經費不足而???。兩個月后,陳楚楠再度聯(lián)合張永福合股創(chuàng)辦《南洋總匯報》,由于招股時審查不嚴,致使報社股東內部產生矛盾。在拆股時,陳楚楠失去繼承權,《南洋總匯報》淪為保皇黨的機關報。
1907年7月12日,陳楚楠與張永福、林義順等人重新籌辦的《中興日報》,在新加坡出版,由田桐、王斧任編輯。1908年,《中興日報》發(fā)行量猛增四千多份,同盟會的革命主張在華僑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