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以色列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span>
——《圣經·士師紀》
以色列人征服了“應許之地”,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地盤!但新土地上的新生活剛開始,他們就發(fā)現(xiàn)新的麻煩正在等待著自己:除了來自迦南定居者的反抗以及周邊強權的覬覦之外,當?shù)厣菝业娘L氣和多神的信仰,也開始漸漸動搖以色列民族信仰的根本,不少年輕人甚至出現(xiàn)了迦南化傾向。
內憂外患之下,士師們登上了以色列的歷史舞臺。
關于士師存在的歷史時間以及士師們的事跡真實與否,至今仍存在很大的爭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從零散的部族向統(tǒng)一王國推進的歷史進程中,以色列肯定存在著這樣一些小人物,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以色列民族才得以在沒有國王的統(tǒng)領下,安然撐過了幾百年的歲月……
各人任意而行
從西奈曠野進入相對文明和富足的迦南,對于以色列人而言再也不用風餐露宿了,再也不需要為衣食發(fā)愁了,人們似乎就此終于可以步入“幸?!钡纳盍?。
但飽暖思淫欲,殊不知,危機往往就是伴隨著人們的“幸?!倍躺?。
迦南當?shù)厝诵叛龆嗌窠?,其中最主要的神為巴力夫妻。巴力是雨神、莊稼之神,掌管著百姓一年勞作的收成;巴力的妻子叫亞斯他錄,她是性愛與繁殖的象征,掌控著每個家族的人丁。也就是說,這對夫妻神基本主宰了迦南當?shù)厝说娜可?。迦南人在敬拜自己的神明時,經常摻有宗教上的淫亂行為(猜想也就是在世界各地經常見到的生殖崇拜)。
約書亞去世之后,以色列人以松散的形式扎根在迦南大地上,十二個支派都有各自獨立的生活小圈子。由于沒有了類似摩西、約書亞一樣的領袖人物,“各人任意而行”,以色列人逐漸陷入一盤散沙的狀態(tài),而迦南奢靡和“自由”的環(huán)境,更是讓不少以色列人,尤其是年輕人趨之若鶩。這正如今天從農村出來到城里打工的男男女女,會很快丟棄農村的所謂“陳規(guī)陋習”,爭先恐后地融入城市文明中一樣。 以色列的年輕人禁不住誘惑,開始與當?shù)氐腻饶先送ɑ?,而極具誘惑力的迦南異教,也慢慢滲入了年輕人的信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