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宰相的燴菜(1)

謀國者 作者:林東林


宰相的燴菜

多年前我曾到合肥游玩,承朋友招待,吃的是“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府家宴。

其中有一道“李鴻章大雜燴”,至今讓我記憶尤深。雖然是雜燴,但卻條塊分明,精華滋味,鮮而不腥,醇香不膩,實在窮盡了徽菜的奧妙。朋友說,這雜燴的來歷還頗為不凡。

相傳1896年,李鴻章奉旨到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順道訪問歐美。

一路上吃了兩個多月的西餐,李鴻章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國,連忙就叫廚師用徽菜宴請美國賓客,因為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洋人連吃幾個小時還不肯下席。

此時總管向李鴻章稟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辦?”李鴻章略加思索后說:“把撤下去的殘菜混在一起加熱,用大盆端上來?!辈灰粫?,熱氣騰騰的菜端上桌,洋人嘗后連聲叫好,便問菜名,李鴻章一時答不上來,只是說:“好吃多吃!”豈料歪打正著,“好吃多吃”與英語“雜燴”(Hotchpotch)的發(fā)音相近,后來此菜便被命名為“李鴻章雜燴”。

這個段子有很多版本,講法雖不同但都?xì)w結(jié)到一點,“李鴻章雜燴”的確出自李中堂。這個故事頗具中國鄉(xiāng)間色彩,而且在晚清人物中,李鴻章也是為數(shù)極少的帶煙火氣的大官。

“李鴻章雜燴”今天已經(jīng)頗為知名,是將海參、魚肚、玉蘭片、腐竹、熟豬肚、火腿等,放入老母雞湯中亂燉而成,其精要在于一個“煮”字。以前的江淮多窮人,口味重,好辣愛咸,愛吃腌的、鹵的、燉的、紅燒的、麻辣的,而且吃東西也不會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再加上柴木炭火不富裕,大多是一鍋煮或一鍋燴,味道滋養(yǎng)串通,慢慢就成一方特色了。

這雜燴的另一個要領(lǐng),是雞湯要好,而且一定要用合肥的老母雞。當(dāng)?shù)厝苏f“從肥東,到肥西,買一只老母雞”,在合肥方言里,老母雞的發(fā)音是老木資,這里的老母雞名動四方,鄉(xiāng)村家家戶戶沒有不養(yǎng)雞的,春天里抱上一兩窩,最少要養(yǎng)上二三十只,這些雞都土生土長,天然放養(yǎng)于山林庭院,沐浴春陽,遍飲精華,不會呆頭呆腦,所謂“雞無籠頭馬無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