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6)

績效致死:通用汽車的破產啟示 作者:(美)鮑勃·盧茨


每個人都質疑我們是否在給車瘦身的路上走過了頭,雖然各個部門提出了質疑,但吉姆·麥克唐納說我們在前進。要想將凱迪拉克V8發(fā)動機裝入黃金國或賽威,這兩款車都需要加寬3英寸。為此吉姆確實允許這個改進推遲一年實施。當然,如你所知,為了令其更大、更加時髦、擁有更好的比例,我們最終在這些車上市3年后全部進行了返工修改,但這幾乎太晚了。

關于這個項目,有趣的是:設計部門實際上曾經提議在黃金國和賽威之間共享更多的面板。我們有足夠的資金采用不同的面板,但是設計部門感覺我們可以讓這兩部車共享后備箱蓋、發(fā)動機罩以及前擋板。我記不起這其中厄弗起了多大的推動作用,但是考慮到對賽威徹底進行重新設計所帶來的挑戰(zhàn),我無法想象會得到米切爾的支持。厄弗無疑比之前的設計主管更具有財務頭腦,但這是否最終就是最佳的整體業(yè)務方式,仍有待商榷。

外觀相近的汽車在20世紀80年代一直困擾著我們,并引發(fā)了消費者對通用汽車產品設計領導地位的質疑。我確信,這對我們的市場份額造成了部分傷害,但其后果不如質量問題嚴重—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內飾與同一時期的競爭對手相比還算不錯。

雖然有了更佳的燃油經濟性,但美國購車者對更小的轎車和更小的發(fā)動機失望了,他們不得不一趟趟跑到經銷商那里修車,這一點更令他們失望。但日本和德國競爭對手又怎么樣呢?它們肯定也飽受其苦,對吧?并不是這樣。數(shù)十年來,它們?yōu)槿蚴袌錾a車輛,其中大多數(shù)國家的油價是美國的數(shù)倍,因此他們的汽車早就是小型的輕量設計,大多數(shù)采用前輪驅動并且配備V4發(fā)動機。這與美國公眾所期望的正好相反。對于進口車來說這真是個厚禮:底特律自己的聯(lián)邦政府,強迫三大汽車巨頭變得更像進口車,而且要快!日本和德國汽車公司為了遵守燃油經濟性立法要求……不用做任何事情!不必重新進行工程設計!不必重新設計工具!只需舉行一場道貌岸然的發(fā)布會(被反美國企業(yè)的媒體熱切地加以宣傳),強調日本企業(yè)過人的智慧與天生的節(jié)儉,外加卓越的技術并專注于消費者,早已符合燃油經濟性要求。

這標志著美國認同了日本車的優(yōu)異品質。數(shù)百萬美國購車者首次領略了“本豐日”(hondaoyotasun,指本田、豐田、日產)的無故障駕車體驗。許多人下定決心,從此刻起,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子子孫孫,都絕不會再買美國車。

于是,石油危機這一外部事件促使聯(lián)邦政府通過了《企業(yè)平均燃油經濟性法案》,使購買汽車的大眾前所未有地體驗到進口車的可靠性和燃油經濟性(這個優(yōu)點不那么重要,但有它也不錯),從而誕生了“底特律傻、進口車棒”的神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