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交部長的明信片(2)

底線:默多克與《泰晤士報》之爭背后的新聞自由 作者:(美)哈羅德·埃文斯


不管怎樣,《星期日泰晤士報》都是在你的控制之下。如果要我說,我親愛的羅伊,你但凡能行使一點點控制權(quán),我們都會非常高興。你和你報紙的行為,正在深深地傷害這個國家。我們中有些人認為是時候停下了,英國不能給俄國人開這個頭。我要求你和你的《星期日泰晤士報》認真考慮一下,看在上帝的份上,適可而止吧。

第二天早晨,湯姆森打電話給我:“不要擔心喬治。”在晚宴上,他把布朗的言辭稱作“一張典型的外交部長的明信片”。漢密爾頓建議我坐進下議院的新聞記者席,這樣我就有機會接受來自議會議員的公開譴責。然而,結(jié)果卻是首相對外交部長的一頓訓(xùn)斥。

我順水推舟地否掉了菲爾比的書,甚至連看都沒有看。不久之后,該書被《星期日快報》連載出版。格林希爾用典型的外交部式回答表示了感謝:“一切都很準確。”

菲爾比案的調(diào)查是“洞察力團隊”的一塊試金石。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小組。盡管我們面對著巨大的資金壓力,漢密爾頓或湯姆森卻沒有任何怨言。相應(yīng)的解決方法,更是為以后的努力提供了創(chuàng)造力:在未來的15年,我們把主要的工作匯集成書,付諸出版。眼下這本就是今后30冊書籍的開山鼻祖。它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并取得了商業(yè)上的成功。憑借這種方式,我們得以向公眾展示全部的勞動成果,激勵員工,并為一些高昂的新聞工作提供經(jīng)費。

盡管引發(fā)了抗議的浪潮,我卻從未為菲爾比的調(diào)查后悔過。是菲爾比和那些保護他并掩蓋自己無能的人,“正在深深地傷害這個國家”。我們的工作表明,階級團結(jié)并非訴諸信任的依據(jù),有太多的秘密讓錯誤和無能成為永恒的主題。

菲爾比一案,讓眾多無辜的生命就此逝去。作為一名前地方性報紙的主編,這也是我第一次和中央政府如此深入地打交道。它的禮貌謙恭讓我著迷,但其奉行的哲學(xué)卻讓我不敢恭維。曝光的往日錯誤,經(jīng)由菲爾比一案鑄成的大錯達到頂峰。外交部或政府認真細致的決議對此無能為力。

逃避和謊言沒有真正的理由。然而,新聞界為失蹤的外交官奔走疾呼,卻是困難重重。對這三個叛徒的任何調(diào)查都會讓政府寢食難安。我們的調(diào)查可謂四面楚歌,且花銷不菲。正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議員個人容易受到誤導(dǎo),他們沒有足夠的財力,因而很難與執(zhí)政當局相抗衡。接受公眾問責是情報機構(gòu)義不容辭的責任,至少這在美國是被普遍認可的。毫無疑問,菲爾比一案表明,公眾問責在未來沒有自發(fā)產(chǎn)生的可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