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比利時聯(lián)盟垮臺(3)

高盧戰(zhàn)記 作者:(古羅馬)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9. 兩軍之間有一小片沼澤地。敵軍靜候在沼澤旁,寄希望于我軍渡過沼澤,我軍也嚴陣以待,敵人若敢貿(mào)然率先渡過沼澤,我軍就會搶占先機沖上前去,將之擊潰。與此同時,騎兵的騷擾戰(zhàn)在兩軍間也從未間斷??吹诫p方都不肯率先渡過沼澤,愷撒便決定乘我軍騎兵在戰(zhàn)事中占上風之際,暫且收兵回營。隨后,敵人立刻從作戰(zhàn)地點火速趕往埃納河。前文提過,這里是我軍營地后方。他們發(fā)現(xiàn)一處淺灘,于是就嘗試著把部分軍隊移師對岸。他們的如意算盤是伺機突襲,攻下愷撒副將薩比努斯坐守的營寨碉堡,并拆毀橋梁,如若不然,至少也可以在雷米人的領土上橫行肆虐,切斷我軍給養(yǎng)。

10. 愷撒從薩比努斯那里獲悉此事,就派所有騎兵、輕裝的努米底亞人、投石兵和弓箭手迎頭趕上,雙方激烈交戰(zhàn),正在艱難渡河的敵軍被我軍殺掉大半。其余敵軍毫無懼色,跨過同伴的尸體勇往直前,企圖繼續(xù)渡河,卻被大量投石擊退,也有個別敵軍成功渡河,卻被我方騎兵大隊團團圍住,悉數(shù)被殲。

敵軍意識到無論襲擊畢伯拉克斯城也好,渡河也罷,自己都毫無勝算,而且我軍也不會冒險到地形不利處與之作戰(zhàn),加之敵軍糧草供給緊張,因此他們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各部最好還是原路返回,靜觀其變,看誰的領土首先遭到羅馬軍隊襲擊,其他人再迅速從各地趕赴救援。這樣,在本土作戰(zhàn),占據(jù)地利人和,軍需糧草供應都不成問題。除卻諸多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促使他們做出上述決定,即他們獲悉狄維契阿古斯率領埃杜維部隊已經(jīng)接近貝洛瓦契人的領地,他們個個歸心似箭,急于返回以解燃眉之急。

11. 大家主意已定,就在當晚午夜前后拔營起寨,一時間人喊馬嘶,亂作一片,既無組織,也無號令,大家都想盡早回家,急著上路,都顧不了那么多。因此與其說是撤兵,其實更像是潰逃。偵察兵立刻將此消息報告了愷撒,但因為不了解其具體撤兵的原因,愷撒恐其中有詐,擔心中對方埋伏,故而按兵不動。天亮時分,對方撤軍的消息得到巡邏部隊證實,他才派騎兵前去騷擾敵軍后隊,拖延敵人撤軍,并由昆塔斯·佩狄尤斯和盧契烏斯·奧盧庫勒烏斯·科塔兩位副將率所有騎兵追擊敵軍。接著,又命另一員副將拉比耶努斯帶領3個軍團緊隨其后作為接應。他們襲擊敵軍的后隊,一路追殺數(shù)里,使得大批逃亡的敵軍命喪黃泉。因為當敵軍后隊被我軍趕上,停下來奮勇反抗時,敵人的前軍卻認為后軍可為他們的逃亡爭取時間,就全然不管形勢危急、也顧不上聽從指揮,只是自顧自地一味狂奔,一聽到拼殺吶喊聲,就愈發(fā)潰不成軍,只顧各自逃命。這樣,我軍所向披靡,砍殺無數(shù),直到夜幕降臨方才停止追趕,受命班師回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