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敢以恩賜的態(tài)度說那頂“大國”帽子是我賞給你的?誰又敢在分賬言利之時不搭理你?中國人,想想,想想,再想想……
而此時此刻,不光不搭理你,還要拿你的家當,做我的買賣。
羅斯福和斯大林在拿著別人的家當做這筆交易的時候,甚至把每天晚餐時和他們一起喝酒打哈哈的丘吉爾也撇在一邊。因為這兩位腰粗氣壯的爺們兒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在亞洲問題上,這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的意見已經(jīng)無足輕重了。
直到最后簽字時,英國人才被請出來當了一回橡皮圖章。傲氣了一輩子的丘吉爾忍氣吞聲憋了一肚子火:“作為大不列顛的代表,我參加了這一協(xié)定,但我和艾登都不曾參與制訂這一文件。這被看作是美國的事……總之,并沒有同我們協(xié)商,只要我們同意。我們就這樣做了。”
酸溜溜歸酸溜溜,不樂意歸不樂意,丘吉爾卻也只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還得滿面春風地作出欣喜狀去參加簽字儀式——這也是實力使然。誰讓你大英帝國老邁虛弱淪為二等強國了呢?
這場買賣做下來,中國人只落得這樣一杯難以下咽卻又不得不咽下的苦酒:1945年8月14日,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蘇聯(lián)海軍在旅大有了一個不凍港,中長鐵路權益也被蘇聯(lián)奪去一半。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照會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被迫承認外蒙獨立。可悲的中國!可憐的中國??!可嘆的中國?。。?/p>
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老先生聞訊,頓時老淚縱橫,大慟失聲。旁人不解:“抗戰(zhàn)已得勝利,老先生何故泣耶?”這位當年因“敵未出國土前議和即漢奸”的11字提案而深得國人愛戴和敬重的愛國老人痛呼:
“外蒙呢?外蒙呢?我們抗戰(zhàn)八年,如今勝利了,為什么卻落了個割地的下場?上一次大戰(zhàn)我們是戰(zhàn)勝國,卻要我們割青島。如今呢,說什么中國是‘四強之一’,作為戰(zhàn)勝國卻喪失大片領土還失去這么多權益!英國這樣的老牌帝國主義欺負中國,猶有可說,可是蘇聯(lián)怎么也這樣損害中國利益?這樣喪權辱國的條約,國民黨政府居然也同意簽訂!我們愧對先人哪!”
在延安的毛澤東聞聽陳嘉庚痛泣外蒙之事,感慨道:“陳老先生是好樣的,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