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第一人稱愛國(1)

參與孩子的成長 作者:薛涌


用第一人稱愛國

早春的一天,我在長期腿傷后經過一段恢復訓練,來到當?shù)馗咧械倪\動場自測萬米成績。因為已經人到中年,又有幾年沒有跑步,心里全無把握。要在預定的40分鐘內跑完25圈,每圈的速度就必須非常精確,以求平均分配體力。那天操場上僅有幾個當?shù)鼐用裨阱憻?,看臺上卻坐著不少人。我心里奇怪:難道大家都來看我跑步嗎?跑了十幾圈后才發(fā)現(xiàn),兩個高中球隊進場,馬上要開始比賽。他們用中間的足球場,我用我的跑道,本是兩不耽誤??墒牵粋€小小的比賽,一百多號觀眾,還要先唱國歌,而且不是放錄音,是請一個高中的歌手唱。他聲音一起,全場肅立,大家手捂胸口,對著國旗跟著唱起來。操場上鍛煉、散步的幾個居民,包括一個修整場地的工人,也都停下來對著國旗肅立。只剩下我一個人在那里吭哧吭哧地跑步,已經有一點中年危機的我,盼著重新跑進40分的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實在不想停下來。于是,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跑下去。那份尷尬,至今記憶猶新。

這是我在美國生活的一個典型經歷。美國人愛國情緒之強烈、自覺,實在超出我的預料。如今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女兒一天天地長大,她的經歷使我有機會觀察到美國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對國家的認同的。

小女5歲上幼兒園那年,就從學校里學了對國旗宣誓,她知道要把手先放在心一側的胸口,但是忘了心在哪邊,著急地問媽媽:“我的心在哪里?”我們一邊笑一邊搖頭:“連自己的心都找不到,你怎么可能有愛國心呢?”我們當時覺得,這種灌輸式的教育,似乎和國內也差不多。

但是,這種事情也僅發(fā)生了一次。等小女上到三年級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她開始學習歷史,而這種學習歷史的方法,則是我們小時候聞所未聞的。一天,她拿回家庭作業(yè)請媽媽幫助。他們正在學習建國的歷史,主角自然是那些建國之父。全班同學每個人都要介紹一個歷史人物。辦法是自己回去找資料,做讀書筆記,然后把結果寫成講稿,面對全班同學和家長介紹這個人物,而最重要的一個規(guī)定是必須用第一人稱。

女兒分配的角色,是華盛頓夫人。這不僅因為她是個女孩子,而且也是因為美國的歷史觀念在最近幾十年已經發(fā)生了根深蒂固的變化。過去的歷史是男人的歷史。美國的建國,就是華盛頓、杰弗遜、亞當斯、富蘭克林等人的故事。自女權運動和民權運動之后,婦女和少數(shù)族裔的角色開始為人所注意。這種新的史學觀念,也逐漸滲透到對孩子的教育中。女孩子以第一人稱接受一個女性歷史人物,當然也更真實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