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音更為驚奇的是漢學(xué)文獻中所說的傳說中的“少昊”,他是中古代部落的首領(lǐng),號“金天氏”,以鳥為圖騰,相傳少昊曾以鳥名為官名,少昊死后為“西方之神”。在報告里,寶音竟然大膽地推想,少昊應(yīng)該就是蒙古人的祖先。
寶音從《山海經(jīng)》還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是好舉人,名曰孰湖?!?/p>
孰湖是什么呢?記得父親曾拿出一只收藏的獸狀雕塑對他說過:“祖先曾視一種身子像馬而且長有翅膀的動物為神靈之鳥,這個動物長著狼頭,馬的身材,沒有尾巴,見人來就飛走了,有人見過它飛走的時候背上還托著一只小的像狼一樣的動物,祖上把這個天鳥稱之為‘郭洛兒’,就是這個東西。”
“汾神、少昊、 天鳥、金天氏……其中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寶音陷入了沉思。他在給戈恩教授所呈交的《發(fā)現(xiàn)成吉思汗陵》報告中這樣寫道:“要想弄清楚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就必須對祖上留下來的這幾件遺物以及《山海經(jīng)》和其他漢學(xué)文獻中的文字進行破譯,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打開成吉思汗陵的大門。”這一點也得到了戈恩教授的認同,教授曾說:“很多秘密就藏在這些深奧的文化里,只是我們不曾耐心地研究過它們?!?/p>
不可思議的是,寶音在這份報告中還論述了不少驚人的發(fā)現(xiàn)。他大膽地提出,從少昊與夷族雜居和北方蒙古人的聯(lián)系推斷,就連黃帝都是蒙古人的祖先,他在報告中寫道:“黃帝也有可能是蒙古人……三皇五帝都是由若干血緣相近的氏族聯(lián)合而成的部落首領(lǐng),也有過游牧和射獵的生活,而且通過部落之間的征戰(zhàn),成為了部落聯(lián)盟的領(lǐng)導(dǎo)者,在這一點上,蒙古承襲了這一遠古的部落傳統(tǒng)生活習(xí)慣,而且迄今為止還沿襲著這一特征。蒙古人以黃色為尊、為貴、為祥瑞;而黃帝的兒子少昊又號稱‘金天氏’,金天在古代文獻中就是‘西方之天’和‘黃色的天’,遠古時認為這是一種祥瑞之兆。也許有這方面的淵源,遠古文化傳承到成吉思汗的時代,‘黃金家族’已經(jīng)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寶音更拿出了一個頗有說服力的文獻證據(jù),他在《魏書·紀》看到這樣的文字記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nèi)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后,世為君長,統(tǒng)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yè)”。他同時在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女真人先民其實也是蒙古人,從中國古代文獻中研究發(fā)現(xiàn),‘女真’一詞來源于黃帝的曾孫帝嚳之妃常儀的姓‘娵觜’( j z?。?,中國古代文獻上的‘女直’正是“女真”的異寫。女直先民的圖騰就是鳥,這與蒙古祖先將獸鳥視為神靈如出一轍?!?/p>
在《發(fā)現(xiàn)成吉思汗陵》的報告中,寶音洋洋灑灑地論述了關(guān)于蒙古民族的來源,他認為13世紀成吉思汗統(tǒng)領(lǐng)下的蒙古人迅速崛起,以“黃金家族”為核心迅猛發(fā)展成一個龐大的部落,其實這是一個與女真族融合而成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