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浪游之歌:走路的歷史》時速三英里的思維(11)

浪游之歌 作者:(美)麗貝卡·索爾尼


在日記中,他堅持他是在徒步中完成所有作品的。比如他在一篇日記中寫道:“《非此即彼》大部分內容只寫了兩次。當然,我在走路時所構思的內容不算,我一向是在走路時構思的。而現(xiàn)在我喜歡寫三次?!彼啻伪硎?,雖然一般人認為他的散步是懶散的表現(xiàn),但那正是他作品豐富的原委所在。他的其他作品曾提及他在走路時和其他人的接觸情形,但那一定是長途漫步中的偶發(fā)事件,否則他便無法組織思緒醞釀當天的寫作內容了。也許是街頭散步的喧嘩使他能暫時遺忘自己,作較有意義的思考,因為他的心思經常在自我意識與絕望之間回旋。在一八四八年的一篇日記中,他形容他在回家的路上,“腦子里脹滿了等待下筆的點子,使我精疲力竭得幾乎走不動。”他經常會碰上一個窮人,如果他拒絕跟那人講話,那他腦子里的點子便會不翼而飛,“我會陷入最可怕的精神磨難,覺得上帝也會像我對待那人一樣對待我。但是如果我肯花點時間跟那人談一談,就不會發(fā)生那種事了?!?/p>

置身公共空間幾乎是他唯一的社交機會,他對自己在哥本哈根舞臺的表演之所以如此重視也可以得到解釋。就某一方面而言,他在街頭的表現(xiàn)就像他在文字中的表現(xiàn)一樣:雖然致力與人接觸,但保持若干距離,而且必須依他的條件才行。他和盧梭一樣不善處理公眾關系。他以筆名出版許多作品,然后抱怨被誤認為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因為沒有人知道他漫游回家后便致力筆耕。在與維珍妮·奧遜解除婚約后--該婚約的破裂是他生命中一項決定性的悲劇,他仍然能在街上見到維珍妮,除此外便沒有其他接觸了。多年后,他們一再同時出現(xiàn)在港區(qū)的街上,使他十分煩惱其中的意義。對一般擁有完整私生活的人而言,大街是最普通的人生場景,但是對克爾凱郭爾而言,大街是他最私人化的舞臺。

在他平靜無波的生命中,另一項重大危機發(fā)生在他在丹麥一本粗鄙反諷雜志《海盜》上發(fā)表一篇攻擊性短文后。雖然該雜志的編輯很尊敬他,但是該雜志仍刊登了有關他的嘲諷性照片與篇章,而丹麥群眾也引為笑談。雖然大部分玩笑無傷大雅,比如將他描繪成一個褲管一長一短的人,取笑他精心取用的假名,在圖畫中將他畫成一個精力充沛、身穿長禮服、衣擺寬大得襯托出他兩條細腿等。但這些戲謔之作使他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人物,外界的嘲諷讓他很痛苦,而且他總會懷疑別人在取笑他??藸杽P郭爾似乎過分夸大了《海盜》的笑謔,并因此深受其苦--不僅僅因為他無法再自由自在地在街頭游蕩?!拔业沫h(huán)境已被毀壞。因為我的憂郁和龐雜的工作,我需要人群中孤獨的處境得以休息。因此,我感到沮喪。我不再能找到這樣的處境。到處都有人對我感到好奇?!币晃豢藸杽P郭爾的傳記作家說失去人群中孤獨的處境是克爾凱郭爾生命中最終的危機,是此危機使克爾凱郭爾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只是神學作家,而非哲學及美學作家。不過,克爾凱郭爾仍繼續(xù)游走在哥本哈根的街道,在一次行走時他昏倒被送到醫(yī)院,數周后在醫(yī)院去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