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0日,屠殺工人、學生游行隊伍的慘案發(fā)生后約 1小時,友聯(lián)影片公司的陳鏗然、劉亮禪、徐琴芳等由司機胡廷方駕了汽車,趕到南京路出事現(xiàn)場,出其不意地沖到巡捕房門前,拍攝了正在沖洗血跡的一組鏡頭。他們躲過巡捕的阻撓、搜查,到戒嚴區(qū)外,又拍了一些慘案發(fā)生后凄涼景象。在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委員會的幫助下,他們又到南碼頭同仁醫(yī)院拍攝到 5具犧牲了的烈士遺體。他們克服困難,甚至為了使光線能達到拍攝要求,還臨時在屋頂上開了天窗。接著他們又拍攝了同濟大學同學抬著尹景伊烈士的棺材游行于街市的情況。還拍攝到英軍在黃浦灘登陸示威,租界上武裝商團幫兇作惡,上海大學被封閉,學生沿街講演,商店罷市,工商界散發(fā)傳單,群眾集會等等。在拍攝過程中他們曾遇到許多困難與阻撓,如拍攝受傷人員情況時,因醫(yī)院周圍布滿警察,他們經過工商學委員會的幫助,在富有正義感的醫(yī)生、護士具體安排下,將攝影器材放在藥箱里夾帶進去,攝影師喬裝醫(yī)務人員進入病房,才拍攝到受重傷者的鏡頭。攝制人員能拍攝到這些材料,顯示了攝制者的克服困難的勇敢精神、愛國熱情和反帝的態(tài)度,這是極難得的。由徐碧波編寫的說明字幕中,在一個特寫鏡頭,醫(yī)生手心里托著一顆鉗出來的子彈后,寫了“嗚呼,這是帝國主義的恩賜!”從中也可明顯地看出攝制者的態(tài)度。 這部影片當時在租界里的影院是禁止上映的,只在南市閘北一帶映出。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還借小西門方濱橋的“共和影戲院”放映《五卅滬潮》(和故事片同映),將全部收入捐贈罷工工人。當時友聯(lián)公司還曾把《五卅滬潮》的一個拷貝送給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委員會。這些影片的拍攝說明當時遠離革命斗爭的電影界中有人開始注意人民群眾的革命活動,對歷史的重大事件進行了記錄。由于影片記錄的五卅運動本身是一場反帝愛國斗爭,是國內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奏,明顯看出攝制者具有愛國反帝的熱情。也反映出這部影片明顯地具有反帝愛國的歷史意義。
還應該提到的是香港滿天紅影片公司于 1926年拍攝的一部新聞紀錄片《滿天紅時事展》。1925年 6月 9日,香港工人為支援上海反帝的五卅運動,而舉行大罷工,罷工是在中國共產黨人鄧中夏、陳延年、蘇兆征等領導之下進行的。罷工人數(shù)多達 25萬人,其中 10余萬人回到廣州。廣州的英、美、日商行和沙面租界的工人也參加了罷工。6月 23日在廣州,工人游行示威,遭英國等帝國主義槍擊而釀成沙基慘案后,廣州建立了省港罷工委員會,嚴密封鎖香港,斷絕交通。這次罷工堅持 16個月之久,稱為省港大罷工,給帝國主義者以沉重打擊,對鞏固廣州革命政權,推動北伐的準備工作起了很大作用。這部影片由 14段新聞短片組成,記錄了省港大罷工之后廣州的情況。內容包括廣州群眾對香港罷工工人的支援,沙基慘案后廣州工人情況,省港罷工委員會的人員及工作情況,罷工工人在廣州受到的安置和照顧,群眾往職工總會慰問罷工工友等等。也是記錄了中國近代革命史重要的一頁,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可惜這兩部反映反帝愛國群眾運動情況的影片如今沒有見到留存的拷貝,使我們無法看到當時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的形象材料,只有從國外收集到的零星鏡頭,不能不說是遺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