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鈕網(wǎng)絡,社會網(wǎng)絡連接的復雜模式
因此,從最基本的意義上看,社會網(wǎng)絡是一個有組織的人的群體,這個群體由兩個要素構成:一個要素是人,另一個要素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關系。與水桶隊列、電話樹、軍隊組織不同,自然形成的社會網(wǎng)絡往往都不是由高層領導強行組建的。真正的、日常的社會網(wǎng)絡的有機形成,源于人們的一種自然傾向:尋找和結識或多或少的朋友,擁有或多或少的家人,在知名的或不知名的場所工作。
在圖1—2中,我們畫出了一所美國大學里同住一個宿舍樓的105個學生之間的朋友連接關系的網(wǎng)絡示意圖。平均來說,每個學生跟6個關系密切的朋友相連接,但有的學生只有一個朋友,有的學生卻有很多朋友;有的學生通過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在網(wǎng)絡中建立了更多的連接關系,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在網(wǎng)絡上鑲嵌得更好。
事實上,專門設計的網(wǎng)絡可視化軟件可以將有很多相互連接關系的人放在中間,而將相互連接關系少的人放在外圍,這樣有助于我們看清每個人在網(wǎng)絡中的位置。當你的朋友和家人與其他人有很多相互連接關系時,你跟整個社會網(wǎng)絡的連接程度就會增強。我們稱之為有更好的“中心性”,因為相互連接關系多的朋友將你從社會網(wǎng)絡的外圍移向中心。測量你的中心性時,我們不但要計算你的朋友及其他連接的數(shù)量,還要計算你朋友的朋友,及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在水桶隊列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位置跟別人的相比沒什么不同:左邊有一個人,他將水桶傳給我;右邊有一個人,我將水桶傳給他——跟我在隊列中的位置沒有關系。但在社會網(wǎng)絡中,人們所處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
網(wǎng)絡的“形狀”是網(wǎng)絡的一個基本屬性,也稱為網(wǎng)絡結構或拓撲。形狀的可視化(或稱“表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但不管怎樣對這一網(wǎng)絡進行可視化,決定這一形狀的實際連接模式都是一樣的。
設想地板上有500個按鈕和2 000根繩子,我們可以用這些繩子將按鈕連接起來。再設想我們隨機選取兩個按鈕,并用一根繩子將它們連接起來。然后,我們重復這一過程直到所有的繩子都用完。最后,有些按鈕連接了很多繩子,另外一些按鈕可能一次都沒有被選上,也就沒有一根繩子將其與另一個按鈕連接上。也許,有些按鈕群是彼此相連的,但與另外一些按鈕群是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