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元素是投入,它與心流(flow)有關(guān),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項吸引人的活動中,時間好像停止,自我意識消失。我把以此為目標的人生稱為“投入的人生”(engaged life)。投入與積極情緒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為如果你問一個正在體驗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覺怎么樣”,那么他們通常會說:“什么也沒想,什么感覺也沒有?!碧幱谛牧鳡顟B(tài)中,我們?nèi)恕⑽锖弦?。我認為,由于心流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它動用了我們?nèi)康恼J知和情感資源,讓我們無暇思考和感覺。
體驗心流沒有捷徑。要達到心流,你需要投入你最強的優(yōu)勢和才能。獲得積極情緒則是有捷徑的,比如手淫、逛街、吸毒、看電視。這也是積極情緒和心流之間的另一項差異。因此,你需要找出你的品格優(yōu)勢,學習如何更多地使用它們以達到心流(可參見www.authentichappiness.org)。
幸福還有第三個元素,那就是意義。我在打橋牌時會達到心流,但在每次漫長的比賽后,當我看見鏡子里的自己時,我會擔心自己是在虛度人生。對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獨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而人類不可避免地要追尋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意味著歸屬于某些超越你自身的東西,并為之奮斗。為此,人類創(chuàng)立了許多積極組織:宗教、政黨、環(huán)保運動、童子軍及家庭。
“真實的幸?!崩碚摽梢钥偨Y(jié)為:積極心理學探討的是幸福的三個方面——積極情緒、投入和意義,這就是幸福1.0。
塞尼亞的提問結(jié)束了我這10年來對此理論的教學、思考和檢驗,迫使我進一步發(fā)展它。從那個10月份在亨茨曼大樓的課開始,我對“積極心理學是什么”的想法改變了。我對積極心理學的要素是什么以及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應該是什么的想法也改變了。
從滿意的生活到蓬勃的生活
我曾經(jīng)認為,積極心理學的主題是幸福1.0理論,衡量它的黃金標準是生活滿意度,而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提高生活滿意度。我現(xiàn)在認為,積極心理學的主題是幸福2.0理論,衡量的黃金標準是人生的蓬勃程度,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使人生更加豐盈蓬勃。這個理論,我稱之為幸福2.0理論,與幸福1.0理論截然不同(參見表1—1)。下面就是我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