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們能不能做到,保持干凈更保持穩(wěn)定,保持操守更保持好心情,保持正義感更保持理性,保持有所不為有所不信更保持與人為善呢?許多時候,絕大多數(shù)的人還是好的,至少是正常的。這樣說由于過分正常,當也會使得“憤青兒”們暴跳如雷吧?而我始終認為,多數(shù)情況下,絕大多數(shù)人,他們對待你的態(tài)度取決于你對他們的態(tài)度。至于說到他們的毛病,不見得一定比你多,即使是常常不比你少。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使自己變成一個和善的因素,安定的因素,團結的因素,文明的因素而不是相反。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心平氣和,冷靜理智,謙恭有禮,助人為樂。而不是相反,急火攻心,暴躁偏執(zhí),盛氣凌人,四面樹敵。即使一時不太了解的人,只要不是涉嫌刑事犯罪,而你又沒有領到刑偵任務,那么還是友好待之為先。對陌生人不可有惡意,不可有敵意,不可以無端懷疑,不可以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不可以出口傷人,隨意中傷,到頭來只能暴露自己的幼稚與低級。
甚至對那些或某一個對你確實是心懷敵意乃至已經不擇手段地搞起你來了的人,你也可以反躬自問,我們自己有什么毛病?有什么使他或她受到傷害的記錄?有沒有可能消除誤解化“敵”為友?還要設身處地想想對方也有情有可原之處。進一步想,對方之所以險惡,不無背景來由。從另一方面想,險惡的心情和弱勢的處境很可能有關系。見了草繩當蛇打,只因十年前他或她被蛇咬了個半死。再從自身方面看,嫉恨得如毒如鴆如蛇如蝎,想必是你成績太大名聲太大得到的東西太多至少是比他或她多,難怪了!而對方對你下毒手,正說明了對方的絕望。從遠景看,一切個人的嫉恨怨毒,一切鼓噪生事,一切簽名告狀也好,流言飛語也好,棍子帽子也好,在一個大氣候相對穩(wěn)定的情勢下,作用十分有限,可能起的是反作用。你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大可以正常動作,平穩(wěn)反應,美好心態(tài),不受干擾,讓各種事務按部就班地前進,讓你的生活按照既定的軌道前行。或者更簡單一點,暫時不予置理就是了。你那么忙,那么有工作有學習有寫作有業(yè)務有使命感也有無限的生活樂趣在身,怎么有可能去奉陪那些日暮途窮,再無希望,只剩下了在與假想敵的斗爭中討生活的專業(yè)摩擦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