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人生哲學》最好的人際關系是“忘卻”(2)

我的人生哲學 作者:王蒙


三是以大言對惡。以煽情對惡,以悲情“秀”對惡:言必稱險惡,言必罵世人皆惡我獨善,世人皆濁我獨清;言必橫掃千軍如卷席;言必爆破多少噸的TNT。目前有一種說法很流行,說是知識分子的使命在于批判。這個提法對于生活在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知識分子尤為正確,特別因為他們的環(huán)境里成為主流的可能是自滿自足,是物質(zhì)享受,是相對或暫時的平穩(wěn),是“歷史的終結”乃至是霸權主義。中國的情況需要批判的東西當然也絕對不少,從鴉片戰(zhàn)爭至今我們已經(jīng)用從長矛到坦克“批判”——馬克思所講的武器的批判批判了160年;從辛亥革命到如今我們已經(jīng)用武器批判和以批判作武器革了90余年的命;從“五四”至今,從黨的成立至今,我們批判了80余年;從1949年建國至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又“破”字當頭,大批判開路,橫掃一切,深挖細找,金猴奮起千鈞棒,爾曹身與名俱滅,絕不心慈手軟地批斗、斗批(改)地超額大轟大嗡地批判了30年,失去了不知多少機遇。今天,當然還面臨著許多問題許多危險許多不義,當然還需要批判批判再批判,斗爭斗爭再斗爭,中國的知識分子仍將珍惜自己的善于斗爭勇于斗爭勤于斗爭的傳統(tǒng),我們也知道面前還有許多邪惡許多斗爭的靶子,但是如果以為廉價地表面地罵一罵娘就是承擔起了知識分子的使命,那不就太對不起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了,也太對不起自己念的那點書了嗎?在百廢待興的情勢下,如果說我們更需要至少是也需要建設性的努力,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積累和繼承一切正面的東西,需要填補大量現(xiàn)代文化的空白,需要把批判與繼承、弘揚、保護和建設等肯定性的命題結合起來,難道不是更正確一點嗎?而且,建設性的工作從另一面來說也是一種批判,是對于教條主義和僵化不前,對于脫離實際和大言不慚,對于各種烏托邦主義,對于封建主義與空想的全盤西化;也是對于利欲熏心的腐敗與社會蛀蟲的犯罪的批判,更是對于社會進步的扎實準備。富強、民主、文明不可能建筑在一連串不停歇的痛罵痛斥上,而是建立在應有的物質(zhì)與精神的積累與長進上。

四是以消極對惡。一輩子嘮嘮叨叨,神神經(jīng)經(jīng),黏黏糊糊,訴不完的苦,生不完的氣,發(fā)不完的牢騷,埋怨不完的“客觀”,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了,他或她已經(jīng)是一事無成地定局了,還在那里怨天尤人呢。嗚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