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提供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發(fā)送,或者刪除。就是這樣簡單。點擊發(fā)送,一切都結束了。點擊刪除,他就又回到了起點。如果讓你的生活也這樣簡單,那么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自殺了。去衛(wèi)生間的路上撞到腳趾。點擊。吃烤面包的時候袖子上擦到了果醬。點擊。你剛出門的時候正好開始下雨,而你的雨傘還在樓上。怎么辦?上樓去取,不取然后淋雨,或者……點擊。即使在他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那封郵件,坐在那里,在點擊發(fā)送的最邊緣處,他都知道自己不會這樣做。發(fā)送的念頭本身已足夠使他放棄那樣做了。所以,本來應該要么發(fā)送這個郵件,要么繼續(xù)寫這篇關于謝朋丁畫廊里一個“有爭議”的新藝術裝置的文章的他,此刻就像癱瘓了似的坐著,什么都沒做。
為了破咒,他點下了刪除,出了門,好像要逃離什么沉悶、然而尚未發(fā)生的犯罪現(xiàn)場。他希望新鮮的空氣(如果你還能這么說的話)和活動能讓他蘇醒過來,能幫助他晚上完成這篇無聊的文章,能讓他第二天下午準備好飛去威尼斯。但到了威尼斯以后呢?更多的爛事正在那里等著他。他本來是要現(xiàn)場報道雙年展開幕式的--這倒沒什么,小事一樁--然而一個朱麗婭·伯曼的專訪(或者一個可能有的朱麗婭·伯曼的專訪)被加進了工作日程,現(xiàn)在,除了要寫雙年展,他還要設法勸服她--乞求,懇求,總之就是要放下他所有的自尊--接受這個專訪,以確保給她女兒即將發(fā)行的新專輯帶來更多宣傳,以及更進一步膨脹斯蒂芬·莫里森--那個爸爸,著名的被高估的藝術家--快要脹破的聲名。除此之外,他還要確保--最少也要確保--她同意讓《文華》雜志擁有獨家重印一幅由莫里森繪制的她的肖像畫的權利,一幅從未發(fā)表過的畫,一幅即使是《文華》雜志里的人也沒見過的畫,卻因為害怕可能被敵對雜志拿到,使得這幅畫在雜志社內部達到了珍品和稀物的地位。整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本身其實并沒有多大價值。重要的是,用市場和宣傳部的話來說(或者,從編輯部的角度,發(fā)行與廣告),整個星際都要對齊。他必須先采訪她,必須拿到圖片以及重印圖片的權利。萬能的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