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殤:晚清民國 十六城記》第一章 將軍令(12)

城殤:晚清民國 十六城記 作者:張泉


城市世紀的門檻

安慶剛剛重新蓄積起來的力量,因為這次遷徙而被掏空。安慶的營建,尚未來得及深入城市生活的層面,就戛然而止。軍事工業(yè)的創(chuàng)辦,商業(yè)的復興,足以給這座傳統(tǒng)的軍事重鎮(zhèn)注入新的能量,得益于現(xiàn)代化的助力,安慶原本可以完成史無前例的城市轉(zhuǎn)型。然而,一旦這些現(xiàn)代化的骨髓被殘酷地抽離,失落感足以擊潰城市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自信。

安慶后來也興建過一些小型軍事工業(yè),如火藥局、修理制造局、軍械局,但它們的影響力僅限于地方。

即便作為長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安慶也幾乎無所作為。光緒二十八年,《中英續(xù)議通商行船條約》將安慶開放為通商口岸,城中迅速擠滿了各國的洋行、公司,商業(yè)化進程卻仍然出人意料地遲緩,日本東亞同文會在《支那省別全志》中點明了安慶的尷尬處境,"雖已與英國締約作開港之預備,然卒未實行。商業(yè)不振,實為主因"。沿海城市的地理優(yōu)勢決定了它們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消化來自西方世界的誘惑與啟迪,安慶則隨著所有內(nèi)陸城市一道,在這一輪洗牌中被倉促地遺棄,就像大潰敗時那些被拋棄在戰(zhàn)場上的傷兵。

徽商的失語同樣加速了安慶的衰落。面對西方產(chǎn)品和新式經(jīng)營觀念的沖擊,徽商最終敗下陣來,這種依靠家族關系和古老的契約維系的商業(yè)形式也隨即崩塌。盡管徽商們在家財萬貫時,除了修建老屋與牌坊,也不曾給予故鄉(xiāng)多少實際的回饋,但是,至少那時,他們掌控著帝國的中心城市,沒有人干預忽略安徽的存在。而當他們的身影逐漸隱遁進歷史的風塵中,安徽在帝國版圖上的塌陷已不可避免,安慶也就無力再崛起為時代的高地。

直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安慶才開始重啟現(xiàn)代化進程,沈曾植在安慶督辦制造廠,創(chuàng)辦發(fā)電廠,不料,電廠也一波三折,因為耗資嚴重,很快就被迫改制。三年后,電廠終于引進英國制的大功率發(fā)電機及相關器材,城中開始造電線桿,改良路燈,然而,電廠依然負債累累,需要長年償還債務。7 直到民國,安慶仍然在男耕女織的迷夢中樂不思蜀,軍事工業(yè)最終沒能喚醒這座沉睡的城市,盡管它被后來的許多城市視為榜樣和標本,它自己卻終日浸泡在福爾馬林溶液中,只有依靠回憶才能防腐,才能保持住當初轉(zhuǎn)瞬即逝的笑意。我們不妨假設,如果太平天國的余脈能在金陵延續(xù)多年,如果安慶軍械所完成了更多的軍事實驗,進一步擴大了制造和經(jīng)營的規(guī)模,這些軍工業(yè)的成果會不會最終滲透到城市的血液中,會不會對這座城市,甚至對整個中國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今日中國的城市格局?

歷史不存在假設。在安慶,自稱天主次子的洪秀全,沒能像摩西那樣用權(quán)杖劈開突圍之路,石達開、陳化成和李秀成們,也沒能統(tǒng)率士兵們找到被許諾的天堂,信仰的力量全然敵不過人與人之間的猜忌、懷疑和嫉妒。天平天國最后的賭注葬送在安慶,曾國藩復興帝國的希望也錯失在安慶。這座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城市,最終在時代的轉(zhuǎn)折中歸于沉寂,就像從空中跌落深谷而又僥幸活下來的旅人,終于被時光消磨了銳氣和探險的決心。

在新的城市邏輯之下,"宜城"的預言也終于失效,軍事化定位已被棄置,新的游戲規(guī)則卻又難以嫁接上安慶的軌道。一千多年前,人們會用三天三夜的大火,來侮辱并詆毀一座城市。傾城的悲劇盡管慘烈,其實未必致命,因為廢墟反而更能加劇人們重建城市的決心。對城市的最具毀滅性的打擊,是對它的遺棄與漠視。沒有人相信,一座失語的城市還會有力量和決心證明自己。

自然,我們也不可能奢望曾國藩會關注一座城市的命運。在曾國藩的時代,城市隨時都可以征服,隨時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心意重新規(guī)劃。與天下興亡相比,一座城池的命運,實在算不了什么。何況,中國人似乎對營建城市一直缺乏熱情,盡管早在《周禮》的時代,就對城市規(guī)劃有過明確的描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卻也只是對紀念碑的存在形式作出界定,人們會為了帝王而大肆營建皇宮,人們也可以捐出大筆資金來修造寺廟、佛塔、園林,卻從來無心打理一座城市。吸引中國人的,是城市的局部細節(jié)--具有象征意義的建筑是否適得其所,紀念碑是否能妥帖地承載營造者的心意,人們很少移開自己專注的目光,將視線拋向更為遼闊的城市空間。在帝國的傳統(tǒng)意識里,這些樣貌上大同小異的城市,不過是為了安置民眾,征集稅收,以及維持穩(wěn)定。城市對國家、對時代的力量,尚未真正顯現(xiàn)出來。城市的世紀,仍然遠遠沒有到來。先行一步的安慶,注定要曲高和寡,成為現(xiàn)代城市理想的殉道者,因為它和它的營造者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在城市世紀的門檻邊,邁出決定性的一步。中國人對現(xiàn)代化刻骨的熱忱與執(zhí)迷,要到下一代人手中才能開始實現(xi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