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舞臺上的政治》第3章 層次分析與對外政策(22)

世界舞臺上的政治(插圖第12版) 作者:(美)約翰·魯爾克


問題取向的團體(issue-oriented groups)是利益集團類型之三。這個類型的團體并不基于任何狹隘的社會或經(jīng)濟因素,如種族或經(jīng)濟狀況。相反,其成員來自于那些擁有共同政策目標(biāo)的人們。以問題為取向的團體的關(guān)切涉及從一般性問題到某些具體問題、從自由主義者到保守主義者的廣泛領(lǐng)域。眾多問題取向的團體之一是創(chuàng)始于克林頓政府后期的新保守主義的“新美國世紀(jì)計劃”,其成員包括即將上任的小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副國防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這個新保守主義團體正是“先發(fā)制人”的小布什主義及其在伊拉克運用的背后推力(Benn,2004)。

跨國利益團體(transnational interest groups)是利益集團類型之四。日益增強的相互依賴增加了國家、國際組織以及私人利益集團跨國游說的頻率。2005年,有1800名游說者向美國政府注冊,代表了589個外國利益團體。其中一些代表了國家政府,另一些代表次國家單位從事游說活動,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其他一些游說者則代表了希望成為國家政府的團體,如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地方政府、巴勒斯坦權(quán)力機構(gòu)。其他外國注冊者所代表的利益則五花八門,包括冰島旅游董事會、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俄羅斯的歐亞猶太人大會、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日本利益集團在美國注冊最多(53個),其后依次是墨西哥(29個)、英國(27個)、加拿大(18個)。

民 眾

像立法機構(gòu)一樣,公眾在對外政策中的作用相當(dāng)易變。公共輿論在威權(quán)主義政府中是一個邊緣性角色。在民主國家,民眾的角色更加復(fù)雜(Event & Isernia,2001)。公共輿論的作用有時很關(guān)鍵。20世紀(jì)70年代美國從越南戰(zhàn)爭中退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美國人堅決反對繼續(xù)卷入。但即使是在民主國家,公眾在決定對外政策中的作用也往往很是有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