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生要出國留學,一般建議他到新加坡,因為那里政治上比較清明,經(jīng)濟上比較繁榮,文化氛圍比較濃厚。而我們這邊還有假文憑,教育上還不算是成功的。教育界有一種惡性循環(huán):小雞下小蛋,小蛋孵小雞,像九斤老太講的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出自魯迅作品《風波》,因為老太太出生時重九斤,所以被人叫作“九斤老太”。而她的兒子出生時是八斤,孫女則是七斤。在她老人家看來,總是一代不如一代,時常為孩子們的今后擔憂。后來人們把這類看不慣下一代的人統(tǒng)稱為“九斤老太”,在年輕人眼里,“九斤老太”常常是很討厭的。我不是九斤老太,我憂慮的是師資不行,怎么能“生產”出好的學生呢?師范學生當老師如果是小雞,這個雞的蛋再孵小雞不就越來越小嗎?惡性循環(huán)。我也不是貶老師,而是現(xiàn)在的老師沒有多少錢,經(jīng)濟上不硬氣,也沒有時間去進修。要是一年給他兩萬塊錢到全國各地的經(jīng)典學校走一走,看看引入圣賢教育的地方和學校是怎樣培養(yǎng)當代圣賢的,那些被一些學校開除了的害群之馬,通過圣賢教育是怎樣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再了解那些學歷不高的老師是怎樣實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中國傳統(tǒng)教育理念是怎樣通過“文、行、忠、信,修、齊、治、平”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實踐、教書育人的,一定會增加閱歷、增長才干。老師自身受益進而把這種教育理念納入本土教育,情況就會大大不同了。有的老師說,我們沒法跟您比。是的,我是哪兒都去的,周游列國。國內可以開著車走,遠道和國外可以飛著去,到哪兒都能接觸一些善知識,帶回來很多信息,反饋給大家。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把圣賢教育以及各國各地先進的教育理念拿來為我所用,使得我辦過的幾所學校都很成功。
現(xiàn)在的學校像個自由市場,花錢就可以進。老師的考核也不夠嚴格,疏于對學生的行為管理,使得校園事件不斷發(fā)生、不斷升級。過去我辦學校對違反校規(guī)的學生就是罰款,教委領導找到我說:劉校長,還有沒有別的辦法?我說你給我說一個別的辦法聽聽,不罰款還有什么方法?他說也是。就這個辦法,一罰款你爸你媽就來交錢,就來管你了,跟我們老師聯(lián)合管教,非常奏效。僅僅我們自己管,沒有家長的支持是管不了的。那些學生都十七八歲了,集體宿舍門口就是廁所他都不去,一出門就尿尿,你說可恨不?應該不應該管???第一次罰款十元,第二次罰一百,第三次就是一千。我懲罰偷著抽煙又丟煙頭的學生,一個煙頭五塊錢,我告訴值日生沒事就撿煙頭,還提成。用這種方法約束他們,久而久之這種現(xiàn)象就改善了。對住校學生除了培養(yǎng)他們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約束他們不能隨便浪費,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錢,這就是“百善孝為先”的孝親教育。
(2009年5月講于清華大學粉體研究室,以上據(jù)講學內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