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言/路在何方:從“窯洞對”到“光明行”(2)

民主的追求 作者:秦立海


1946年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曾一度使中間勢力的政治理想充滿希望,但由于國民黨蔣介石既不能容忍、也經(jīng)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很快發(fā)動了全面內戰(zhàn),使戰(zhàn)后中國失去了走向“和平民主新階段”的難得歷史機遇。

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蔣介石不顧中共和民盟的堅決反對,單方面宣布召開“制憲國大”,實行“民主憲政”,從而徹底暴露了其所謂“民主”的廬山真面目。

此后,國民黨蔣介石更是不顧其所謂“民主”形象,對一直主張“以民主的方式爭取民主”的民盟等民主黨派不斷施以暴力進行迫害,并于1947年11月強迫民盟自行解散,從而宣告了以民盟為代表的中間路線的破產(chǎn)。

三者去其二,中國民主之路,究竟路在何方?顯然,除了中共所主張的民主“新路”,已經(jīng)別無選擇。國民黨蔣介石自然不會走此“新路”,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則不然,他們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民主之路走不通后,毅然轉向了中共新民主主義的民主之路。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五一口號”,正式提出“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立即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隨后,各界民主人士在中共的邀請和護送下,紛紛從香港等地奔赴解放區(qū),開始了追求民主的“光明行”。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那幅風云激蕩的歷史畫卷,去重溫共和國誕生前夕民主先輩們的理想與追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