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榜比較笨的辦法是SP“自消費”刷榜,有能量的SP一般都是憑關系,因為此塊目前并無具體管理和杜絕“人為操作”的辦法。
四川有一家動漫公司高層透露,該公司曾計劃試著成為SP服務商,跟四川移動合作聯手推出一項音效加視頻的新業(yè)務,盡管該公司法人代表在成都也算小有名氣,但是卻始終難以見到李向東,李向東的下屬說要層層稟報和預約,但是每次都沒有約到。最后李向東放出話說,讓他們跟下屬談即可,結果大家談了幾個月依舊是白搭。
這名高層在與李向東在數據部的下屬開會商討幾個月,和數據部的員工有了較好的私交后才得知,在整個數據部,只要李向東沒點頭,跟誰談都是白談。最后這家公司退出,打消了進軍SP的念頭。
權力來源的第三層,SP公司是近年來隨著移動增值業(yè)務的興盛才不斷冒出的,表面規(guī)模均不大,而且在體外循環(huán)的SP公司通過長達數年的資本運作,具有很強的隱秘性。與前面李向東的各種影子公司相比,后來與有著“中國SP第一人”之稱的王雷雷相關公司清楚后,一切才真相大白。
從李向東到TOM到中國移動數據部,從張春江到張銳到李華,讓本書串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再以北京迅捷英翔公司為例,其幾乎在基地業(yè)務中無處不在,但其企業(yè)股權變動及背后投資結構卻極其詭異。
我們根據四川移動內部運營流程和合作方名單統計,在無線音樂基地的合作流程中,四川移動除與四大唱片公司直接合作外,其他CP都委托創(chuàng)意和弦與迅捷英翔兩家公司集成內容;在版權運營上,版權代理的CP集合商包括TOM在線,作無線音樂內容版權審核、產品設計和營銷、運營支撐、無線音樂品牌建設、市場和用戶分析;在技術支撐上,也主要是由北京迅捷英翔作為音樂基地的支撐單位,包括12530網站、WAP的支撐等。
迅捷英翔還負責音樂產品制作,即成都娛音把內容引入后,迅捷英翔負責把產品(包括振鈴、彩鈴)制作完成;如成都娛音引進產品并制作好產品后,則迅捷英翔負責后臺技術支撐以及分發(fā)。
如前文所述,迅捷英翔也與TOM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見迅捷英翔幾乎涉及了無線音樂基地運營流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然而,我們查到,該公司目前因為為一家技術咨詢公司——北京亮點時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亮點時間,Sharp Point)作支付服務費的擔保,其股權已經全部質押給了亮點時間;迅捷英翔公司投資的一家全資子公司北京瑞信在線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股權也以同樣的方式全部質押給了亮點時間,但亮點時間的法人和股東與北京迅捷英翔的股東都為同一人——蒲東皖。亮點時間的股東為亮點集團,為一家注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外資公司,亮點集團法人也為蒲東皖。顯然,迅捷英翔股權變更的頻繁操作最終指向,仍是為了掩藏注冊于海外的亮點集團背后股東。
創(chuàng)藝和弦、迅捷英翔究竟是什么關系?華如秀、蒲東皖、盛勇、王霆霆,無線音樂基地與TOM究竟有什么關系?亮點集團又與前面提到的所有人物與公司有何關系?這一切錯綜復雜、眼花繚亂的影子公司背后,實際控制人究竟是誰?看似單獨存在的李向東出逃,實際是怎樣的一張利益大網?
疑問繼續(xù),我們的調查也在繼續(xù),當一切清晰時回頭再看,我們在2010年4月即調查出的這些關聯公司和提出的這些質疑,早已為2011年更大的一場席卷全行業(yè)的風暴埋下了伏筆。
每年數千億元的設備采購及IT采購、數十億元的廣告招標,以及同樣數額驚人、包羅萬象的電信增值服務和各類工程采購,使得中國的幾大國有電信運營商猶如傳說中的黃金國度。上至西門子、愛立信等跨國電信設備制造商,下至以承包建筑工程為生的包工頭,都渴望邁進“帝國”的門檻,成為中國國有電信公司的設備或服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