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案發(fā)后,我們在重慶的駐站記者、同事鄧海第一時間趕到了無線音樂基地。我很喜歡鄧海的一句自我介紹:面朝鄧海,春暖花開。每次看到我都會心一笑,他就是這樣一個大男孩,一邊玩笑著生活,一邊認真地工作,雖然正忙著他那三峽大稿,但也絲毫不拒絕我那些突如其來的請求,第一時間趕了過去。
然而,他去了一看,不由得感嘆,這哪是音樂基地啊,簡直是軍事基地??赡苁且驗槔畹某鎏?,更加戒備森嚴,幾乎每棟小樓下都站著保安,隨時準備對陌生的進入者進行盤查。每層樓、每個通道里都有電子眼監(jiān)視。每層樓還設有哨卡、門禁,外來者進出困難??啥嗌偃?,想踏破門檻在這里尋找商業(yè)機會。
2006年,由李向東主導的四川無線音樂基地正式掛牌運營。這個耗資4億元左右搭建起來的無線音樂基地給中國移動帶來巨額收益的同時,也激活了當時一潭死水的中國唱片業(yè)。憑借近4億無線音樂用戶,中國移動的無線音樂現在一年創(chuàng)造著超過220億元的銷售業(yè)績。
220億元是什么概念?這是中國移動全年收入的4%以上,是中國移動增值業(yè)務收入的16%以上,也可匹敵四川省移動全省的傳統業(yè)務收入。而這僅僅是一個無線音樂,說得通俗點,主要是彩鈴、振鈴,就是我們手機來電時和撥打他人手機時聽到的音樂。這成就了四川移動和李向東個人的輝煌。
2010年1月,參加四川省“兩會”的李華曾在發(fā)言時驕傲地宣布,位于成都高新區(qū)的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正版音樂庫,也是交易量最大的網站,全國新歌有98%的首發(fā)都在四川成都。
如今,這里卻顯得有些門庭冷落了,不是因為不受歡迎了,而是因為圍墻內外都還不知道如何互相歡迎。
2010年夏,我再次來到音樂無線基地,李向東案發(fā)后,接任李向東原來職務的陳建驥已經上任了一陣,但看起來仍不大適應新的環(huán)境,謹小慎微。調來之前,他是四川移動建設中心總經理。他也無法預料接下來怎么調整,亦不知道那些李向東的影子公司如何處理,一切都必須等待領導的安排。
我挑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進入無線音樂基地,雖沒有了此前軍事基地般嚴厲的架勢,但仍然嚴格。
無線音樂基地,進門的時候登記,必須把身份證押在那里,而且身份證在保安的一臺機器上一掃,竟然直接出現了我的類似于公安信息的個人資料,我頓時感到極為窘迫。拿著保安交給自己的一張瞬間打印了本人照片的小卡,我穿越般地想到了兩個字:“探監(jiān)”。對了,上面還有我的到訪信息,必須要被訪人簽字才能出來換回我的身份證。
這是搬遷之后的新基地,據說花費了數十億元打造。他們的基地廠房也很新,我環(huán)顧了一周,整個基地不算大也不算小,基地里還停著一輛很大的、我以前在電視臺才看得到的演播車。我四處溜達著進去,看起來貌似沒人來管我,但當我突然看到頭上的攝像頭,我又縮了回去。
管理層在5號樓辦公,我進入一樓轉了一圈,沒有人攔著我,整個辦公環(huán)境到處都是可愛的無線音樂動畫形象,連廁所Logo都是音樂動畫人物。進入4樓就要刷卡了。
新任的總經理陳建驥個頭比李向東高,皮膚比他黑。見到記者,他有些局促,一個勁強調特殊時期真的不方便接受采訪,帶著我到食堂吃了頓飯。我能感覺到他的緊張,但無法知道他是不是會暗自慶幸能拿到李向東這樣的肥差。反正現在看起來,他覺得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分外敏感。
后來,我們了解到,李向東原來在位時確立的幾個關鍵支撐公司已經被暫停了合作,還砍掉了幾個CP。這些公司都會在后文中出現。當時全公司管理層和相關業(yè)務管理者都在輪流協助調查,大家都在私下抱怨李向東。四川移動高管也沒人敢簽字了,音樂基地暫時運行正常,但誰也不知道,曾經的國王不在了,這個王國還能持續(xù)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