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序 文明歷史的叩問(4)

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 作者:孫皓暉


對于古典“文明”的含義,唐代學者孔穎達的具體說明是:“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鳖櫭剂x,文明者,文章之光明也。這就是說,陽氣升騰,萬物生長,天下有了“文章”,就會一片光明;文明者,文章之光明也。

那么,“文章”是什么呢?它為什么能給天下以光明呢?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三種文獻,給我們呈現(xiàn)了那個時代所說的文章的含義:其一,《論語》說,文章是禮樂法度;其二,《左傳》說,文章是車服旌旗;其三,《楚辭》說,文章是花草與織物的燦爛文采。

顯然,在我們的原典時代,文章是社會秩序,是生活狀態(tài),是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所生發(fā)的燦爛華彩。用今人聽得明白的語言來表述古典文獻中的“文明”內(nèi)涵,那就是:依據(jù)天地運行而創(chuàng)造的生存狀態(tài)、普遍基本的社會制度,以及天地人之間的和諧華彩。也即經(jīng)緯天地、照臨四方的文章之光明,就是文明。

這種古老而深邃的智慧理解,不能不使我們發(fā)出由衷的驚嘆!

人類社會究竟創(chuàng)造了多少種文明?目前尚無確切計數(shù)。

關于世界文明史的基本理念,當代有三種主要的說法。

其一,英國學者湯因比的《歷史研究》。這部著作將人類古典文明看做多元化的發(fā)展,并分作了 21個類型:西方社會、東正教社會、伊朗社會、阿拉伯社會、印度社會、遠東社會、古代希臘社會、敘利亞社會、古代印度社會、古代中國社會、米諾斯社會、蘇美爾社會、赫梯社會、巴比倫社會、埃及社會、安第斯社會、墨西哥社會、尤卡坦社會、瑪雅社會……后來,湯因比又將其發(fā)展為 31種,我們不再具體羅列,也不對湯因比的劃分做具體的評價。

其二,美國學者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這部著作自1970年出版以來,連續(xù)再版七次。它的文明史基本理念是:世界文明并不是以西方文明為軸心發(fā)展的,而是多樣化地有差異地發(fā)展的;在文明生長時期與此后相當長的古典時期,各個地區(qū)、國家的文明都是獨立發(fā)展的。這種獨立發(fā)展的古典文明,有五個被作者列為專章論述的基本類型:歐洲大陸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世界游牧文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