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確對待老師與父母向自己施加的壓力
多與父母交流
子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哪一對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提到升學,父母們更是把它當成頭等大事,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理想的分數(shù),進入心儀的大學。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難免會對我們有較高的期望值。面對孩子身體狀況的不佳、成績的退步或是狀態(tài)的下滑,可能他們心里比我們自己還急。但父母們可能不知道,有時他們失望的表情、無意的責備,或是對我們過分的關心與對自己言行的過度小心,都會在無形中加重我們的心理負擔。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與父母進行交流,把我們的真實心聲告訴他們,把自己內心的壓力與煩惱向他們傾吐,請他們幫助我們排憂解難并向他們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我有一個同學,一遇到考試失利,總是愁眉苦臉。倒不是他因為考試結果本身而難過煩心,而是他在擔心向爸媽交不出賬,整天都在編借口、找外因,甚至想把考試結果隱瞞起來,不讓父母知道。其實,如果他能向父母坦誠交代,并真心向父母道歉,取得他們的諒解,父母也不見得會怎樣地責備他。因為他對父母屢次撒謊隱瞞,反而加深了他與父母之間的誤解與成見,弄巧成拙,給自己徒增壓力。所以說,多與父母交流是排遣壓力的好辦法。讓父母了解我們的想法并真正地理解體諒我們,無疑對問題的解決大有裨益;如果老是把自己的想法憋在心里,連對自己的父母也無信任感,不肯把心中的真實想法拿出來與父母分享,不僅影響學習與心情,還會讓兩代人之間的心理隔膜變得更厚,到頭來只會把情況搞得更加糟糕。
多與老師交流
通常情況下,老師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復習計劃、考試心理等各方面都比較了解,會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引導與溝通,并幫助學生調整心態(tài),樹立目標。但有時,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不一定完全中肯。在學習生活中,老師有時可能會對學生進行錯誤的批評,提出錯誤的建議甚至制定錯誤的目標。有時我們感覺老師對我們的評價是對我們的低估,或者覺得他們對我們的期望值過高,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師對我們不了解造成的。歸根結底,是因為師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不應局限于課堂上的傳道授業(yè)。課堂外,如果老師工作繁忙,無法組織與我們談心交流,我們就應該主動與老師溝通,詢問問題,討教經驗,解惑釋疑,相信老師們是不會拒絕適時的、謙恭有禮的求教的!而多次的交流可以消除隔閡,增進相互了解,從而建立起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減輕我們心理壓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正確對待同學之間互相競爭的壓力
永遠記住同學不是對頭
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同學之間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競爭。對于高三學生而言,同學之間也有考試成績上的競爭、各高校自主招生名額的競爭以及應考心態(tài)與心理素質的較量。良性的競爭能激發(fā)同學們的求勝心與學習勁頭,從而形成在學業(yè)成績上你追我趕、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態(tài)勢;但惡性的競爭起到的作用卻完全相反。如果同學之間因為激烈的競爭而心生嫌隙與嫉妒,別人來請教問題不肯幫助解答,別人有困難不愿伸手幫助,相互諷刺挖苦,一心希望別人考砸退步,這樣的競爭氛圍如何促進大家共同的進步?放著讓個人成績下滑不說,還會影響到整個集體的風氣與成績,實在是危害無窮。
面對同學之間的競爭,我們要記住,同學不是對頭,同學之間的競爭永遠是而且必須是公平公正的,是建立在同學之間互相友愛、互相幫助、互相體諒的基礎上的,是以同學們共同進步為目標的。相互的幫助與鼓勵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并且讓我們離我們共同的目標更近。一起走過的這意義非凡的三年會成為我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讓我們在若干年后回憶起來仍感到回味與幸福。真正的友誼永不褪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珍視與愛惜。
學會互相幫助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惑和難題。除了求助于老師之外,向同學請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畢竟大家在同一個教室里學習,彼此的觀點想法與知識面比較接近,相同的問題大家可能都有,這時同學之間的討論往往能擦出火花,獲得新的想法,從而將問題解決。而且,同學對問題的解答往往更容易被我們接受并吸收,我們的知識漏洞也能得到彌補。在高三復習階段,我們班自發(fā)成立了好多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各有學科特長,也有自身相對弱勢的科目,大家取彼所長,補己之短,確實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班級的學習氣氛也變得更為濃厚了。所以加強同學之間在課業(yè)問題上的交流對促進共同進步是大有好處的。當我們向同學請教問題時,要虛心并有禮貌,因為同學為我們解答問題可能是用自己的學習時間來解釋一個他早就知道的問題;當我們遇到別人的求教時,我們也應該盡可能地向他們提供幫助,因為幫別人解答問題也能讓自己鞏固知識?;ハ鄮椭庞形覀児餐倪M步。
開闊胸襟,坦然面對他人的進步
高考前一輪又一輪的復習與模擬考試考驗的是我們的耐力與堅持。同樣,它也是對我們抗壓能力的考驗??荚囉幸欢ǖ呐既恍裕覀兠恳粋€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排名永遠穩(wěn)定并且進步。當我們面對別人在成績上的進步與趕超,我們不必感覺不舒服或者沮喪,因為別人的進步也是建立在努力的基礎上的。與其沉浸于故步自封與怕被超越的惶惶之中,不如卸下包袱反省自己與他人相比的不足。再者,高考中我們的競爭不再只局限于全年級段,到時候我們的競爭對手就是全省的高三同學了,競爭無疑會更為激烈。所以,我們不妨開闊自己的胸襟,坦然面對他人的進步,而關注自己的學習狀況。這樣的想法才能真正減輕我們心中的壓力,讓我們以更加釋然的態(tài)度去迎接后面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