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習慣(4)

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 作者:俞敏洪


第一次免費講座是1991年年初的時候,到了晚上,聽課的學生陸陸續(xù)續(xù)地到了,人數(shù)很快就超過了我的預計。到了晚上6點鐘開始講座之前,教室內(nèi)外已經(jīng)聚集了500多人,這樣小的一間教室很明顯就不行了。所以我就臨時決定轉(zhuǎn)移到這個小教室外面的小操場上,就這樣我在黑暗中給學生們講了一堂永生難忘的課。

當時我完全沒有料到會來這么多人,也沒想到那個免費小廣告的作用如此之大。因為大家一看是免費的托福講座,又一看是北大老師的,就愿意過來了。那次來了500人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免費講座是招攬學生的一個好辦法。因為是免費講座,學生都愿意來聽,聽我講了兩個小時他們就知道這個俞敏洪老師講課的水平還是不錯的,所以再招生的時候,說服學生就相對比較容易了。

但是我還是接著辦了一個免費的班,為什么呢?因為500個學員來聽我講,我當場就收報名費,學生一般都不會報的,說不定還會把他們嚇跑。所以我就說,我來開一個免費的班,這個班一共40次課,前面20次課是全免費的,后面的20次課是要收費的。當你們聽完前面的20次課后,如果你們不想交費,就可以隨時從這個班離開,后面的20次課就不能接著聽了。但是我跟他們說,我一定會把最精華的內(nèi)容在前面20次課講完。結(jié)果來了應(yīng)該有80人吧,后來等到課時過半再收費的時候才走了兩個人,其余78個人都留下來了。

免費講座的招生方式算是成功了,這個是我自己設(shè)計的模式。沒有人給我出主意,就是我躺在床上琢磨出來的方法。當時頭腦中還想過,就是這七八十個人還不足以傳播我的名氣,必須另找其他的辦法擴大招生。

我的免費講座沒有什么神奇之處,我只是更加理解學生,知道學生想聽什么,并且以恰當?shù)姆绞桨阎R傳授給學生。其實所有的動力都來自學生,只有學生自己想學,才能夠真正學好,所以我就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學校園里的傳統(tǒng)教學講究照本宣科,我教學喜歡旁征博引;中國的傳統(tǒng)教學以老師為中心,而我的講座是以學生為中心。講座不說廢話,而且內(nèi)容豐富,切合主題,還非常有幽默感,這都是學生們喜歡聽我講座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