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jié) 設計適當?shù)奶魬?zhàn),讓孩子體會失敗,享受成功(5)

孩子,別怕:給孩子受益一生的抗挫力 作者:陳可卉


兒童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了解“等一下”的意義與目的,所以,父母可以開始進行“延后滿足”的能力培養(yǎng),也就是另一個影響孩子忍受挫折的重要能力。所謂“延后滿足”,指的是能夠犧牲眼前的誘惑,以獲取未來更大、更好的成果目標。例如,父母告訴孩子,現(xiàn)在不能吃糖果,吃完飯才可以吃冰淇淋等。

一般來說,零到五歲的孩子往往沒有辦法忍受眼前的誘惑,直到六歲以后才逐漸具備“延后滿足”的忍耐力,一旦孩子具備這項能力,等于是朝著高挫折忍受力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根據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的行為可以提供給兒童“延后滿足”的訓練,通只要透過教導孩子轉移注意力的策略,或是讓孩子了解現(xiàn)在的行為與未來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甚至是當孩子表現(xiàn)出有耐心的行為時,應馬上給予稱贊和鼓勵,這些做法都可以促進兒童“培養(yǎng)忍耐力的提高”的發(fā)展。

此外,研究也發(fā)現(xiàn),在學前階段就有高耐能力的幼兒,到了青少年階段,他們在課業(yè)、人際、自信和排除壓力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xiàn)。因此,父母不妨多運用良好的行為策略,幫助孩子及早培養(yǎng)出自我控制的能力。

兒童期的孩子,開始面臨小學生活的壓力,他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更大,同時學齡期的孩子已經進入正式的人才培育系統(tǒng),通透過校園教育,逐漸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然而,什么是有用的人呢?在我的觀念里,絕對不只是德智體美的學習,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練習,也就是獨立。一般來說,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大部分都還跟在父母身邊。但是很多朋友在分享經驗時,都會說:“趁孩子還黏你的時候多多享受,等他大一點,他就不會這么黏你了?!薄?/p>

不過,有很多時候,孩子會因為家長的照顧而失去獨立自主的機會。因為孩子在我們身邊時,我們難免會想要幫他們做些什么,但是,父母無法確定孩子是否能夠自立。再加上許多能力不足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無力應付,時常被挫折壓得喘不過氣,導致父母緊抓著孩子不放。

實際上,孩子的處事能力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很多事情可以開始讓他們自己做,例如,自己洗澡。剛開始的時候,父母還是要陪在孩子旁邊,讓他自己洗,漸漸地,我們可以兩、三天讓他自己洗一次,只要耐心在浴室外等候,甚至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最后,孩子就可以養(yǎng)成自己洗澡的習慣。

除此之外,洗自己的碗筷,疊自己的衣服等,都是孩子可以動手做的家事,有些家長會讓孩子負責倒垃圾,有些則讓孩子輪流洗碗,其實,這些家事都是生活中的挑戰(zhàn)。

雖然剛開始做的時候,孩子多少都會感到挫折,但是,只要家長耐心陪伴,慢慢地放手,孩子絕對可以做得非常完美。相反地,如果我們一直都不讓孩子嘗試,等到他具備能力的時候,還是不會做事,因為他沒有習慣也沒有動機。由此可知,父母千萬不能輕視那些讓孩子能夠對生活負責的日常家事。

父母可以讓孩子參加坊間團體所舉辦的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夏令營。這幾天孩子將會脫離父母的照顧,和他的朋友住在一起,所以他必須自己打理一切,從起床、刷牙洗臉、換衣服、洗澡、整理行李,通通都要自己來。一般來說,只要活動不具危險性,讓孩子獨自出去闖一闖,他才能夠體會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也了解到爸媽為他們做了多少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慎選有質量的營隊之外,我建議找一、兩個孩子熟識的朋友同行,大家互相照應,孩子也比較不會害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