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天晚上電影票的事情。有一天,羅伯下班回家路過一家電影院,發(fā)現那里正在播放他想看的一部新片,而且當時還有空位。羅伯心血來潮地買了一張電影票,這對他來說真是輕車熟路,畢竟以前他單身時總這樣做。接下來,他打電話給朱莉婭,說他已經發(fā)短信找了一幫好友陪他看這部電影,所以他會很晚才回去。他的語氣相當輕松隨意,所以當電話另一端的朱莉婭語氣冷若冰霜時,他確實大吃一驚。朱莉婭的呼吸聲令他毛骨悚然,就像是一個人正在努力克制自己不要用斧頭砍人的沖動時發(fā)出的呼吸聲。事實很明顯,他那天晚上壓根兒就不應該去看電影而撇下她獨自在家。顯然這種隨心所欲的舉動不應該再成為他的生活常態(tài)了,婚后生活不僅僅是少年時代的延伸,還包括了協(xié)作完成家務和履行兩性義務。
她向羅伯解釋這些事情的口吻,就像在給一個笨拙的學齡前兒童解釋問題……他的生活現在已經不同了,他應該為更高層次的承諾、共同的人生規(guī)劃努力,那種無憂無慮、只考慮自己、覺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想法應該被拋到九霄云外了。
一旦羅伯的潛意識里真的發(fā)生了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夫妻關系就會發(fā)展得相對平穩(wěn)一些。兩人都堅守“門羅主義”原則,把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習慣當成底線,表明一旦對方干涉自己底線內的習慣就等于侵犯了自己。雙方都對自己為了對方利益而作出的讓步感到沾沾自喜。每一次羅伯記得用完馬桶后把馬桶蓋拉下來時,他都欣賞著自己的無私風度。每一次朱莉婭陪他看動作電影并假裝自己也喜歡看時,她都感覺自己像特里莎修女一樣為愛奉獻、犧牲。
這樣一來,他們就逐漸開始了家庭勞動的分工,雙方都愿意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做主。羅伯以某種方式掌握了度假旅行的決定權,因為他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在游玩遠足領域是個天才,就像羅伯特?李將軍在軍事領域是個天才一樣,他的智慧足以應對航班取消、機場發(fā)生騷亂或者賓館沒預定上等意外狀況。這意味著朱莉婭必須接受他已經規(guī)劃好的“死亡行軍”般的度假計劃—早起后游覽6座葡萄園后再吃午飯。不過,對她來說,這總比讓導游陪伴、自己從網上訂酒店要好。與此同時,朱莉婭主導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兩人一起到時髦家居賣場閑逛時,羅伯根本不愿意花心思鑒別商品的檔次,那么在最終做出采購決策時,他顯然不掌握話語權。
婚姻關系的滿意度通常呈現為U形曲線。夫妻雙方在結婚頭幾年都處于非常開心的情緒中,之后他們感覺到的滿意度不斷下降,在子女進入青春期時降到最低點,然后隨著他們的退休再度回升。剛剛結婚的羅伯和朱莉婭的確非常開心,而且顯得彼此相當般配。他們在婚后大多數日子都會履行夫妻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