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清華大學02

東方頂級大學傳奇 作者:張明帥


 

當時的國立清華大學共設立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還有理科、文科、法科3個研究所,設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哲學、歷史、物理、算學、化學、生物、政治學、經濟學10個學部,并相繼成立了農業(yè)研究所、航空研究所、無線電研究所等特種研究所。這一階段是清華大學名師云集、英才薈萃的輝煌時期,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朱自清、聞一多、吳宓、張奚若、潘光旦、馮友蘭、吳晗、陳岱孫、葉企孫、吳有訓、周培源、熊慶來、華羅庚、劉仙洲、張之高、梁思成、馬約翰等著名學者和大師都曾先后在清華大學執(zhí)教。清華大學也因倡導教育自主、學術獨立、廣聘名師、治學先進的辦學方針,從而迅速成為全國著名的高等學府。

當時清華改辦大學承受著內外兩方面的巨大壓力。20世紀20年代初,適逢“五四”運動剛剛結束,中國文化教育有了空前的發(fā)展,來自于西方的現代教育體制已生根發(fā)芽并開花結果,全國中小學校及其學生人數有了成倍的增長,受教育程度也有了較大提高。清華不改大學,則必定落于人后,清華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社會輿論的指責成為清華改辦大學的一大動力。促成清華加快步伐改辦大學的另一個原因是一批優(yōu)秀的早期清華留美生陳楨、陳達、錢端升、吳宓、劉崇等返校任教。他們看到北京大學在蔡元培校長領的導下,發(fā)展得朝氣蓬勃,教學與科研水平都迅速提高。清華的物質條件雖比北京大學優(yōu)越,卻長期停留在落后狀態(tài)。他們迫切要求清華改革,并一職認為改辦大學才是清華發(fā)展的唯一出路。

1925年清華改辦大學,成立大學部,增設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夏,清華學校由國民政府接管,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翌年,留學生美預備部結束、國學研究院停辦,清華由一所留美預備學校轉變?yōu)橐凰毩⒌木C合大學,開始在中國高等教育界嶄露頭角。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羅家倫,后校長人選幾經更迭。1931年12月,梅貽琦繼任校長,并連續(xù)擔任了17年,在清華大學發(fā)展史上有重大貢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