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貼現(xiàn)率與重復博弈

怪誕博弈論 作者:孫恩棣


貼現(xiàn),是一種票據(jù)轉讓方式,是指客戶(持票人)在急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商業(yè)匯票,經過背書賣給銀行,以便提前取得現(xiàn)款。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貼現(xiàn)利息后,將余款支付給申請貼現(xiàn)人。 

經濟學說的貼現(xiàn),不僅僅用于金錢,還用于“效用”,比如享樂就是一種效用。

小貼士:效用貼現(xiàn)

如果時間有價值的話,人們對未來的“收益”將打折扣,同樣數(shù)目的“收益”,現(xiàn)在擁有比未來擁有合算。也就是說,當下的滿足要比將來的滿足更有價值。效用貼現(xiàn)是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之一。

社會學家將適用于經濟活動的貼現(xiàn)率,推廣到一般社會活動,進而得出社會貼現(xiàn)率(social discount rate)這個概念。

在經濟學中,貼現(xiàn)率是一個中性概念,它的高低是市場上對貨幣的供需形勢及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決定的,無所謂好壞。社會貼現(xiàn)率則是一個帶有負面色彩的概念,它與人對未來的信心成反比。

在《賭客信條》一書中,作者認為,社會貼現(xiàn)率越高,現(xiàn)在就越是重要,人們越會出現(xiàn)“短期行為”,也就是“及時行樂”。比如,毒品是非常有害的,但對于一個將死的癌癥患者來說,他的貼現(xiàn)率非常之高,他如果選擇注射毒品,理性上也解釋得過去。

如果你為未來投資的100元錢注定是空空夢一場,那你把這100元花了買醉,也未必不是一種理性。當社會混亂時,社會貼現(xiàn)率就高,短期行為、投機行為、機會主義、欺詐就會盛行。

時局是否動蕩、剩余壽命、通脹指數(shù)等都會影響到社會貼現(xiàn)率。

酗酒可以滿足一時的快感,但卻會造成以后的健康問題,對于“沒有將來”的人來說,酗酒是一種理性的抉擇。

一些細微的習慣可能會透露一個人是否誠信。比如,癮君子是不要明天的人,信任度應該要打點折扣。堅持鍛煉身體的人則愿意犧牲現(xiàn)在以換取未來的利益,所以他們比較不會因為一時的好處背叛你。

同樣的,在存在囚徒困境的重復性博弈中,背叛別人對眼前有幫助,對往后愈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當某個人對未來越不在意,他就越有可能在這樣的重復性博弈中背叛你。

社會上有所謂“59歲現(xiàn)象”的貪腐規(guī)律,就是因為,在最后一次的博弈中,遵守規(guī)則的未來收益接近于零,竭澤而漁成為最優(yōu)策略。因為他已經“沒有明天”,因此,你應該要比較相信有前景可期待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