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回(2)

美國演義(上冊) 作者:曹德謙


由于軍餉減發(fā),大部分軍隊已臨騷動之邊緣。我不知這種糟糕之局面該歸誰負(fù)責(zé)。但我可以肯定,如果局面不立即予以改進(jìn),軍隊必會肯定無疑地解體?!?/p>

華盛頓在11月28日致朋友信中更直截了當(dāng)?shù)刂肛?zé)軍隊中的一些人“缺乏公益精神,毫無道德修養(yǎng),公開討價還價,并不惜采用一切手段以牟取私利的做法,是我從未見過的。愿上帝保佑我今后永遠(yuǎn)不再見到這些現(xiàn)象。這些手段的最終結(jié)果實非我所能逆料,但瞻念前途,使人不寒而栗??的腋竦牟筷牪辉冈诜燮跐M以后繼續(xù)留隊,我也無法說服他們。這種骯臟的雇傭思想浸透了整個部隊。如果發(fā)生災(zāi)難,我將絲毫不以為怪??傊聜€月我們的防線將被大大地削弱,我們必須召集民兵和后備隊來保衛(wèi)自己。他們都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tài),必將毀掉我一個時期以來苦心經(jīng)營起來的這點服從命令的風(fēng)紀(jì),這將使我在避免一害時又遇到一害。假如我當(dāng)初能預(yù)料到我將遇到的和我所必須經(jīng)歷的這一切,人世間任何考慮都不足以誘使我接受這一職務(wù)。”

所幸的是,波士頓英軍的處境惡化速度超過了美軍的困難程度。有一位英國軍官寫信給家中道:

波士頓可以名副其實地稱之為英格蘭的墳?zāi)购兔览麍缘耐涝追俊N覀兯牭降闹皇窃{咒和吵鬧,我們所看到的只是精神渙散和神志憂郁。我認(rèn)為不管是軍士也好,居民也好,都在為他們一生的罪過贖罪。

只要我們一聽到波士頓瓶頸地段有一聲槍響,我們就立即全體進(jìn)入戒備,惟恐本地軍隊會打進(jìn)城來,為我們在列克星頓所犯下的暴行報仇并放火燒焚本來很繁榮的查爾斯頓。當(dāng)然,我們在前述兩處的所作所為是不人道的,也是無理的,如果上帝判定我們應(yīng)為此付出代價,那也就是罪有應(yīng)得。

至于伙食,我們現(xiàn)在只有依靠腌牛肉和腌豬肉,這些肉大部分硬如柴火,看來骯臟。如果我們有較好的啤酒,還可勉強(qiáng)把前者湊合著吞咽下去,但一點也沒有,有的只是新鮮的侖姆酒,所以我們都愈來愈消瘦,看起來成了一連一連的骷髏軍。如果你有機(jī)會到我們的軍醫(yī)院去看看,你一定會心酸淚落。我們經(jīng)常二十、三十地把尸首丟進(jìn)溝渠,一如一堆死狗,而且教堂也無需為此鳴鐘示哀。但我們這支光榮的遠(yuǎn)征軍是由聰明無比的大臣們派遣的,因此這一切都必須是正確無誤的。你寄來的報紙上說,我們精神飽滿,一無所缺。但我想告訴你,如果我們不能馬上得到英吉利的面粉、羊肉、牛肉、土豆、燃煤、衣服等等,我們即將困斃。

華盛頓也獲悉英軍內(nèi)部的困難,但他又懂得,要使英軍投降必須使用炮轟,而他手上還沒有大炮。大炮是有的,但在紐約北部山區(qū)的泰孔德羅加堡壘。

要談泰孔德羅加就要引出一段不平常的故事。

自從列克星頓的槍聲一響,各地民兵聞訊后躍躍欲試,想一顯身手。當(dāng)時就有兩名青年冒險家,一個是本尼迪克特?阿諾德,一個是伊桑?艾倫,他倆同時看中了當(dāng)時為英軍據(jù)守的堡壘泰孔德羅加,因為那里油水很大,既有軍火,又有大炮。

阿諾德1741年1月生于康涅狄格的諾威奇,14歲入當(dāng)?shù)匾患宜幏慨?dāng)學(xué)徒,生性好斗,曾兩度私離職守去參軍打印第安人。1762年因父母逝世,隨姐遷紐黑文,開設(shè)了一家藥房兼書攤。他在革命前夕集資組織了一個民兵連,自任連長。

阿諾德在聽到革命爆發(fā)后,立即前往馬薩諸塞的坎布里奇請戰(zhàn),自稱可率軍奪取紐約的泰孔德羅加。馬州保安委員會同意他的建議,授予上校銜,但這只是一個空頭銜,沒有給予任何人力和物力支持。但就在同時,同樣出生于康涅狄格的艾倫,以新罕布什爾人的名義,組織了一支民兵,號稱“綠山好漢”,開往泰孔德羅加。兩人在卡斯來頓相遇。阿諾德自恃有馬薩諸塞的委任狀,要求艾倫服從他的指揮,但艾倫不愿受約束,這樣,只好各打各的。這兩支民兵同時開進(jìn)了泰孔德羅加,幾乎沒有遭受抵抗就接受了英方的投降。

大陸會議獲悉阿諾德和艾倫攻下泰孔德羅加的消息后并不高興,他們中的有些人竟建議把泰孔德羅加交還給英方,他們的理由是:波士頓的軍事對抗在美方講是一種被迫的反抗手段,而奪取泰孔德羅加卻是美方主動進(jìn)攻了英方,是真正的大逆不道。會議竟做出了歸還的決議。這個決議立即引起了馬薩諸塞和紐約的強(qiáng)烈抗議,最后才不得不原議撤回,正式由美方占領(lǐng)了泰孔德羅加。

現(xiàn)在,華盛頓想到了泰孔德羅加的幾十尊大炮,他要求炮兵隊長亨利?諾克斯上校去泰孔德羅加運炮。

諾克斯,1750年生于波士頓,他是一家舊書店老板,平時喜歡讀書,而且專門閱讀各種軍事書籍,特別是有關(guān)炮兵的書,因此成了美方的唯一“炮兵專家”。

泰孔德羅加離波士頓有200英里,并必須把大炮從山上往下運至河流,然后裝船駛往波士頓,這是一起艱巨的組織工作。諾克斯在這次任務(wù)中發(fā)揮了他非凡的才能,順利地把43尊加農(nóng)炮和14尊迫擊炮帶給了華盛頓。美軍獲得了這批大炮和彈藥后軍威大振,1776年3月2日,美軍安裝好全部大炮后開始向波士頓轟擊。已替代了蓋奇的豪將軍了解到英軍已成甕中之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于是他派了一名使者到華盛頓營中進(jìn)行談判。雙方達(dá)成了這樣協(xié)議:英方將全部撤軍,遷往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并且還允許帶走自愿離境的北美保皇派人士。在撤離過程中美軍保證不進(jìn)行任何攻擊。英方則保證在撤離時不對波士頓港進(jìn)行任何破壞。這樣就完成了波士頓大撤退,英軍共撤走1萬軍人和1000托利派人士。英國人大概堪稱海運撤退專家,難怪在1939年又出現(xiàn)了舉世聞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波士頓撤退從表面上看是波士頓的一次勝利。但英軍的有生力量并未遭受損失,只不過是丟了面子。與狡黠和陰險的英國人比,華盛頓還需要學(xué)習(xí)更多的東西,一系列的麻煩正等待著他。

正是:

自古英雄出民間,綠山好漢能攻堅。

更有書店小老板,赤手空拳炮兵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