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第二次出生(7)

兒童的利益 作者:(法)弗朗索瓦茲·多爾多


我認為,精神分析學帶來的觀點十分重要,那就是剪斷臍帶是一種閹割,表示一個人的身體發(fā)生物質(zhì)性分離、失去生命中至此不可或缺之的一部分,這種分離被人感受為一種根本性的抉擇:“從你的羊膜里出來吧。出來吧!這是你的胎盤,或者說是死亡。假如你仍留在胎盤里,你會死去。如果把自己的胎盤丟到身后,你就有生的機會,但你也許仍會死去,這取決于你的呼吸力量……”從與母親身體緊密相連、與胎盤不可分割的羊膜里出來,離開胎盤,離開羊膜,也就是說離開被動的給氧和被動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同時脫離整個身體所處的安全狀態(tài),這真的是走出一種生命狀態(tài),唯一曾經(jīng)歷的生命狀態(tài);這是死亡。然而,人的肺部就是從這種讓人甚至冒著極大生命危險的體驗開始突然打開,讓人發(fā)出第一聲哭喊,同時心臟獲得閉合:嬰兒再也聽不到自己心臟的跳動,聽到的只是母親的心跳節(jié)奏等;這種節(jié)奏從前曾與胎兒心臟的快速跳動一起奏鳴,但他再也聽不到兩種節(jié)奏互相尋找、互相結(jié)合。我想,人類哺乳動物的這種機體生命力完全以古老的語言形式存在于鑼鼓和打擊樂中。非洲和印第安人可以數(shù)小時不停地伴隨著有節(jié)奏的鼓聲載歌載舞而不顯疲態(tài),似乎飛越了時空,像過去那樣呆在子宮里,伴隨著使他們的生命力永續(xù)不息的單調(diào)節(jié)奏。他們通過節(jié)奏藝術找回了曾在子宮中擁有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似乎是自行維持的,為此不需要付出任何勞動和辛勞。但他們不是孤獨的,整個群體在支撐著每位成員,仿佛一位母親支撐自己的胎兒一樣。

這是失樂園神話的一個新版本嗎?是一種生物學觀點?

當我們談及倒退時,這是人對自己身體和情感歷史的倒退。“倒退”這個詞本身就意味著存在著前進和停止,這是相對于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過程而言的。倒退的意思是:拾回對我們來說已作古的表達方法、維持生命的方法或者與外界的有生交流方法,即我們過去曾經(jīng)擁有或過去某個時候欲想得到,但因話語缺失而停留在那個時候的方法?;氐侥抢锸菫榱苏业街匦缕鸪痰牧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