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4)

超個體 作者:(美)伯特·荷爾多布勒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昆蟲族群視為一個生物體,為了理解族群性物種的生物學特性而必須加以研究的單位。在所有的昆蟲社會中,我們先來看一個與生物體類似的族群——非洲行軍蟻的巨型族群。遠遠看去,一個行軍蟻族群的巨大的攻擊縱隊就像單一的生命體。它伸展開來,像一只巨型阿米巴蟲的偽足,在地上綿延大約70米長。近距離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由數(shù)百萬從地下巢穴中一齊跑出來的工蟻聚集而成的。其巢穴呈不規(guī)則的網(wǎng)絡(luò)狀,由深入土中的隧道和蟻室組成。當縱隊出現(xiàn)時,開始像一張展開的床單,接下來變形為一個樹狀編隊,樹干從巢穴中長出,樹冠不斷向前推進,約一個小房子寬,不計其數(shù)的枝條連接著這兩部分(樹干和樹冠)。蟻群沒有頭領(lǐng)。工蟻在前沿附近前沖后突。那些處于前鋒位置的螞蟻先是向前推進一小段距離,然后折返回行進的蟻群中,將位置交給其他前進中的奔跑者。這些捕食者的縱隊如同河流,螞蟻在其中來來往往。前面的蟻群每小時前進20米,覆蓋沿途的地面及低矮的植被,捕獲并殺死所有的昆蟲,甚至連蛇和其他更大的動物也不能幸免。幾個小時后,流動的方向反轉(zhuǎn),縱隊向后慢慢滲進蟻穴中。

將行軍蟻族群或者其他的社會性昆蟲,如將在第9章敘述的龐大的切葉蟻族群、蜜蜂的社會或者白蟻的族群,視為不僅僅是個體間的緊密聚群,這樣就產(chǎn)生了超個體的概念,并引發(fā)了在(昆蟲)社會和常規(guī)的生物體之間詳細的對比。

在我們出版《螞蟻》一書的18年后,我們在研究從屬于射絲蟻類群的原始螞蟻物種的系統(tǒng)時獲得了驚人的信息,相關(guān)的主題將在第8章作深入的討論。盡管這個類群中的一些物種呈現(xiàn)出超個體的所有關(guān)鍵特征,如品級、勞動分工、復雜的通信(在第5、6兩章中分別加以討論),但是其他為數(shù)眾多的射絲蟻的社會則是以同巢伙伴之間為生殖特權(quán)而進行激烈競爭為特征的。類群成員是按優(yōu)勢等級來組織的,這個體系會不斷地遭遇那些試圖取得最高地位的成員的挑戰(zhàn)和顛覆。盡管在這些社會中勞動分工和通信都非常原始,但同巢伙伴之間行為上的互動卻是十分復雜的,有優(yōu)勢地位的昭示,有順從行為的表示,還有生殖狀態(tài)甚至個體辨認的化學信號等。這些組織顯現(xiàn)出了超個體的特征,但是它們還遠遠不能與行軍蟻和南美切葉蟻所展現(xiàn)出來的終極超個體組織相提并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