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概括結論,必須以審慎挑選與具代表性的樣本為根據(jù),而不該以偏頗的選擇與令人懷疑的證據(jù)為根據(jù)。在廣告中,幾乎所有證據(jù)的揀選都違反科學方法,并且表現(xiàn)出廣告商的偏頗。
偏頗證據(jù)背后真正的動機在于加強偏見。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因為廣告商的確致力于搜集我們能接受的事實,而刻意忽視其他證據(jù)。
小心個人偏好與錯誤結論和過度概括的關系。
如果我喜歡喝葡萄酒,我可能偏愛觀看有關喝葡萄酒對身體有益且能避免心臟病與中風的新聞。如果我希望理性的論證,我必須尋求沖突的證據(jù)來反駁這些報道。對葡萄酒有益身體的概括的自信,不該仰賴少數(shù)來自法國而明顯支持上述陳述的醒目報道,而應仰賴為找出反駁理論的例證而做的徹底調查。葡萄酒的概括必須以涵蓋充分廣泛領域的調查為基礎,其研究例證必須代表各種人群,例如像我這樣的人,而非僅限于法國人。法國人可能吃了其他能防止心臟病的食物,因此喝葡萄酒有益健康的說法可能言過其實。事實上,與喝葡萄酒相關的,可能是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較多的蔬果攝取與較少的壓力,而這些都是降低心臟病與中風可能性的控制因素。有鑒于此,喝葡萄酒有益健康可能是種假性關系。如前面所討論的,即使關于葡萄酒的陳述滿足所有條件,它也應該是種假說,必須根據(jù)新資料而重新審視和修正。
廣告商精通不理性思考的技巧。幾乎沒有廣告商訴諸理性;絕大多數(shù)寧可采取斷言、反復重述與捆綁聯(lián)結,這些都是非理性的過度概括。維珍妮細煙(Virginia Slims)不能讓你變瘦,雖然這正是廣告商要你相信的;廣告商找來年輕貌美的女性抽它,但它不能讓你變美,雖然這正是廣告商要你相信的;廣告商安排若隱若現(xiàn)的男人身影出現(xiàn)在背景中,但它不能幫你招來男人,雖然這正是煙草商要你相信的;廣告商打上“我臉上帶著誘惑,做自己的決定”的廣告詞,但它不能讓你成為自由獨立的思想家,雖然這正是煙草商要你相信的。
結論:絕大多數(shù)的狀況,廣告等于胡說八道。
以此導出:
教訓:不要理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