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騎車上帕米爾(17)

單車萬里走絲路 作者:徐林正


懶漢麥迪(謝謝)

書吧母(有水嗎)

滿書一起漫(我要喝水)

起來來客(漂亮)

俺沒買(不要了)

哈里好許(再見)

卡其龍(對不起)

哦,好饅頭(聽不懂你的話)

曼漢族,曼伊斯蘭目丁,亞克西哭得曼(我是漢族,但我喜歡伊斯蘭)

幸好在火車上上了個“維吾爾語速成班”,讓我得以信馬“游疆”。遇見美女帥哥我就說“起來來客”(好漂亮哦),品嘗了很多巴扎上的果仁卻不買就說“卡其龍,俺沒買”(對不起,不要了),對方提無理要求我就裝作“哦,好饅頭”(聽不懂或者不知道)。

我一度不明白,馬可·波羅居然認為“居民甚吝嗇窘苦,飲食甚劣”。“吝嗇窘苦”還說得過去,古城里迄今大部分門前都掛著“低保戶”的牌子。而喀什小吃可是豐富多彩的。手抓飯、拉條子、烤肉、烤包子、雜碎湯,還有最純粹的冰激凌,還有最好吃的西瓜、哈密瓜、老漢瓜、巴旦杏仁、無花果、葡萄(也驗證了馬可·波羅“有甚美之園林,有葡萄園”的說法)等等。但是為什么說“飲食甚劣”呢?離開新疆我才想明白:和我一樣,馬可·波羅也吃不慣“馕”。

馕是新疆各族的主食之一,已有2000多年歷史。維吾爾族人馕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馕、油馕、窩窩馕、芝麻馕、片馕、希爾曼馕等等,馕的烤制方式是,在面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fā),即可用馕坑(吐努爾)烤制。我打趣地說,馕類似于漢族的“死面餅”。馕之于維吾爾族,是南方漢族的米飯,北方漢族的饅頭、面條,“可以一日無菜,決不可以一日無馕”。馕很便宜,一個也就一兩元。但對于我來說,馕就像我車包底層的壓縮餅干那樣,實在不好吃。我相信,吃慣了西餐的馬可·波羅,肯定也不喜歡吃馕。但我騎車走絲路,經(jīng)常買一兩個馕帶著,以防萬一。不過,這一路,馕也不斷地變化,馕上面加了肉,如“土披薩”,有里面加了肉的如“餡餅”,表層撒了蔥如“蔥油餅”。

五天來,我一直在喀什市區(qū)的老城里轉(zhuǎn)悠,總是轉(zhuǎn)不夠,卻也無法讀透這座城市。

我希望有機會,在喀什呆幾個月甚至更久。而著名作家張承志雖多次造訪喀什,卻依然充滿向往:

不知為了什么,無論見識過多少美麗的城市,我卻總是向往著那里。

不知為什么我總是只要有一絲機會,就想去看看那座神秘的小城。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此生若還有一件遺憾,那就是沒有真正成為喀什的兒子。我說不清楚對喀什懷著的是怎樣的一種感情,雖然它清晰地時時在我胸間涌漲。它不是嫉妒也不是后悔,它不是浪漫的幻想更不是夢,它只是一種因為覺察到“沒有那樣活過”而導(dǎo)致的深刻空虛。

十幾年來我多少次寫到喀什。近來我似乎覺得緊急,甚至提筆就只想寫它??墒菍懥?,出版了,對著蒼白的文字,那是蒼白的自己啊,我如怔似癡,心中久久漾動著一種此情難表的感覺。

而且不管我怎樣勤奮學(xué)習調(diào)動知識,不管我怎么兩腳泥巴。唯有對它才使人陷入悲觀:即便我滿懷真摯,喀什噶爾是難以描述的。

……

信哉斯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