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修正哲學 卓越人生的王者智慧(1)

修正哲學Ⅰ 作者:修淶貴


一、從哲學看人生

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要是沒有思想的話,不過就像一根蘆葦一樣,甚至連蘆葦都不如?!卑乩瓐D認為,在人的“愛財富”、“愛榮譽”和“愛智慧”的欲求中,“愛智慧”是人的最重要也是最高尚的需求。一名卓越人士需要多方面的修養(yǎng),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要具有時代內涵的哲學修養(yǎng)。

哲學是什么?具有哲學修養(yǎng)之后對人生會有什么幫助?

在百度百科中,哲學是這樣被描述的:

哲學的英文為Philosophy,這個字源于希臘文,是由希臘語中philio和sophy兩部分構成的動賓詞組,是2500年前的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的術語。

philio是動詞,指愛和追求,sophy指“智慧”。Philosophy(哲學)按其本義而言,是指“愛智”,即愛智慧、追求智慧、追求真理。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先生認為,這里的“愛”(philio)不是指“情愛”(eros)或“博愛”(agape),而是指“友愛”。一個人在愛好智慧的時候,并不是一種男歡女愛般的情愛,狂熱到不能靜止,也不是指那種泛愛一切、沒有任何差等的博愛,而是一種從互相欣賞與尊重開始,溫和而理性的友愛。

據蓬托斯的赫拉克利德在《論無生物》中記載,最早使用Philosophy(愛智慧)和Philosophos(愛智者)這兩個詞語的是畢達哥拉斯。在畢達哥拉斯同西庫翁或弗里阿西亞的僭主勒翁交談時,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y(愛智慧)的詞語,并且把他自己稱作為Philosophos(愛智者)。他明確地把愛智者歸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聯系在了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也就是追求智慧的人。

西方傳統(tǒng)哲學一向以“尋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為己任,以“使人崇高起來”為目標。意大利著名學者維科曾說過:“詩人可以說是人類的感官,而哲學家就是人類的理智。詩人憑凡俗的智慧來感覺,哲學家憑玄奧的智慧去理解?!?/p>

哲學是一門追本溯源、尋根究底的學問,是一門為人類尋求“安身立命之本”和“使人崇高起來”的學問。它是一種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也是一種方法論;它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就是對人類智慧的追問。吉林大學的孫正聿教授把哲學智慧概括為四個方面:愛智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的智慧。

哲學是一種真正的大智慧,它是能幫助我們追問宇宙、追問歷史、追問人生的大智慧。用哲學去追問我們到底想要什么,究竟是為什么而活著。哲學智慧就像人生的照明燈,它能讓我們知道應該往何處走。哲學能夠讓我們通達地去對待自己的生活。我們人人都需要哲學,哲學修養(yǎng)對于一個人的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幫助我們找到生命中轉彎的機會。

黑格爾認為,真理的王國是哲學最熟悉的領域,也是哲學締造的,通過哲學的研究,我們是可以分享的。他指出:追求真理的勇氣,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學研究的第一條件。人應尊敬他自己,并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孫正聿教授在《哲學修養(yǎng)十五講》中寫道:

哲學,它是對智慧的真摯、強烈、忘我之愛,是人類的“愛智之忱”的集中體現。這種“愛智之忱”,是探索宇宙的奧秘和洞察人生的意義的渴望,是促進歷史的發(fā)展和提升人類的境界的渴望,是超越現實和向前提挑戰(zhàn)的渴望,是懸設新的理想和創(chuàng)建新的生活世界的渴望,是為人類尋求“安身立命之本”和確認“最高的支撐點”的渴望。正是這種“抑制不住的渴望”,燃燒起古往今來的偉大哲人對“哲學”的永無止境的求索,也燃燒起我們每個人對哲學的無法割舍的熱愛。

人類需要知識,人生更需要智慧。

詩人艾略特在一首詩中寫道:“我們在資訊里面失去的知識,到哪里去了?我們在知識里面失去的智慧,到哪里去了?”

海德格爾晚年編輯自己的著作全集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