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08年9月23日,當美國運營商T-Mobile在紐約發(fā)布第一款谷歌手機G1時,消費者發(fā)現(xiàn),G1并不擁有多點觸控技術。
雙方在多點觸控技術上的第一輪交鋒,以蘋果的霸氣外露取得了完勝。
谷歌暗渡陳倉
谷歌深知覬覦多點觸控技術已經(jīng)觸及了蘋果的底線,為了平息喬布斯的怒火,谷歌在隨后的一年里閉口不提多點觸控的事,好在Palm推出自家觸摸屏手機后,部分緩解了谷歌此前所遇到的壓力。
盡管隨著Android系統(tǒng)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谷歌在Android系統(tǒng)中加入多點觸控功能,但谷歌一種充耳不聞。
但這只是谷歌暗渡陳倉的一種手段。谷歌一直在等待加入這一功能的最佳時機,對在Android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多點觸控技術的研發(fā)從未停止。
2009年8月,施密特以監(jiān)管部門擔心為由辭去了蘋果董事會董事職務。當然,真正的原因兩大巨頭都心知肚明。
施密特的離去對谷歌研發(fā)人員來說可謂大大的吐了一口怨氣——終于不用再顧及蘋果這位海盜“親家”的面子了。
谷歌的回馬槍
既然兩家公司的關系成為競爭關系,谷歌對多點觸控技術的研發(fā)也不再偷偷摸摸的了,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的公然進行。甚至有媒體稱谷歌將在其推出的以谷歌為品牌的第一款手機——NexusOne中實現(xiàn)該功能,以彌補當年為T-Mobile定制G1時所發(fā)生的遺憾。
這一消息讓喬布斯大為緊張,而且由于歷史的原因,兩家公司彼此互留的眼線都不少,技術研發(fā)方面的蛛絲馬跡總是能找到。
2010年1月6日,谷歌首款自主品牌手機——NexusOne在美國正式發(fā)布,讓世界大跌眼鏡的是,NexusOne手機中并沒有加入多點觸控技術。
百思不得其解的喬布斯終于大大的松了一口氣。也許他們在擔心專利方面的原因,或者技術還不成熟——媒體和蘋果都找不出別的原因。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不出一個月的時間——2月2日,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谷歌宣布對NexusOne手機軟件進行重要升級,其中就包括在瀏覽器等應用中支持多點觸控操作,公然跨過了之前與喬布斯劃定的界限。
很明顯,谷歌的這記回馬槍絕對是故意的。他要的就是看到喬布斯措手不及的樣子,以發(fā)泄長期以來的壓抑。
戰(zhàn)火仍在蔓延
雙方在多點觸控技術領域的戰(zhàn)火仍在蔓延。
谷歌的野心很大,并不滿足于一城一池之得失,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領域的霸主,他深諳只有掌握專利,才能在IT戰(zhàn)場立于不敗之地。蘋果當年正是因為提前掌握了這方面的專利,才敢對Palm、谷歌等公司興師問罪。
2010年5月,在付出了不菲的價錢之后,谷歌成功收購3D多點觸控桌面軟件公司BumpTop。BumpTop多點觸控桌面軟件在業(yè)界運用廣泛,目前已登陸MacOSX及Windows平臺。
這起并購活動進行的極為秘密,收購成功的消息一經(jīng)公布就引起業(yè)內(nèi)嘩然。當然,最受刺激的還是蘋果公司。谷歌成功收購BumpTop,意味著其可以獲得多點觸控方面的技術、專利。這些技術包括雙指觸控、雙指捏放式縮放,以及可能會在未來后PC、后鼠標(還有Flash)時代中成為平板機和移動計算標準的用戶界面。谷歌借此專利技術,或將撼動蘋果在多點觸控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