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節(jié):忘掉過去所帶來的痛苦(8)

跟抑郁者聊天 作者:劉志鵬


當(dāng)徒弟很不情愿地把鹽取回來后,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jìn)水杯里喝下去,然后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說:"很苦。"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

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

來到湖邊后,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jìn)湖水里,然后對徒弟說:"現(xiàn)在你喝點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傅問:"嘗到咸味了嗎?"

徒弟說:"沒有。"

然后,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對他說:"人生的苦痛如同這些鹽,是有一定數(shù)量的,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dāng)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當(dāng)你工作著的時候,你渴望著過一種自由自在、肆意放松的生活。當(dāng)你真正無所事事時,你又企盼著工作時的那份充實和忙碌??僧?dāng)你重新開始工作時,你又會無比厭煩,繼續(xù)渴望著你的關(guān)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曾經(jīng)感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再激怒你,對這種因生命的平淡和缺少激情而苦惱的心態(tài),如果僅僅用不知足來解釋是不夠的,這是因為你忽視了自己的心靈,所以即使面對再精彩的生活,你也會對它的精彩熟視無睹。

這時候,需要改變的不是世界,不是環(huán)境,而是你的心態(tài)。你應(yīng)該用心去感受一下,不能太急躁,否則往往沒有過程只有結(jié)果,這太對不起自己。人至少要給人生一點驚奇,驚奇處便在停腳處,只有停下腳步的人,才能窺見生命之美。停一停,望一望,生活的美麗便會進(jìn)入你的腦海。

多數(shù)的生命是平常的,多數(shù)的人生是平淡的,就在這平淡之中藏著真情,尋常里面寓有深意。如果想體驗,你要用心才行。把目光從物質(zhì)上稍稍移開,留點時間和空間給心靈和精神,為他們尋找一個家園。西方一位名人說過:"養(yǎng)成觀察事物好的一面,比一年賺一千鎊更重要。"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覺得生活乏味無趣,是因為我們太苛求生活了。在我們心目中總是對生活提出太高的要求,我們不肯接受生活真實的面目,其實如果我們擺正心態(tài),告訴自己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有苦有甜,那么我們就會變得充實和樂觀起來。

荷馬史詩中,西西弗斯是人間最足智多謀又機巧的人,由于他觸犯了眾神,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諸神認(rèn)為再也沒有比進(jìn)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為嚴(yán)厲的懲罰了,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勞役,石頭推到山頂又滾下來,推到山頂又滾下來……然而西西弗斯在日復(fù)一日的勞役中,突然頓悟了,他不再期盼勞役的終止,因為那是神的罰咒。他停止了哀嘆,只是活在推石頭的當(dāng)下,天天在塵土飛揚的環(huán)境中,滿身大汗地推著,他不再覺得難以忍受,他覺得這就是他的生活。這時,神覺得既然西西弗斯已經(jīng)不再覺得這是"勞役",那么這種"懲罰"對他來說也算不上是"懲罰"了,所以神也就停止了對西西弗斯的詛咒。

我們這些凡人未嘗不是如此,我們?nèi)諒?fù)一日地哀嘆著工作的繁重與無趣,可是如果我們想想生活本來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那么我們那顆委屈的心就會變得平靜和喜悅起來。平凡的生活其實才是最本質(zhì)的生活,學(xué)會享受生活,從最平凡的事開始吧。

人們常說"熟悉的地方無風(fēng)景",其實并不完全正確,生活中所蘊藏著的景色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肯去發(fā)現(xiàn),就會不斷的有驚喜。看事情本來就是兩個面,負(fù)面看人生,事事都糟糕;正面看人生,處處有生機。一個人愈能理解這一點,便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和人生的快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