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從心底接納陌生人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抑郁的人,怕受傷,就先把自己冰封起來,讓自己的心冷凍,不去關心別人,也不去聽從別人的建議,無論是好是壞。把一切與自己相左的意見都拒之門外。永遠帶著面具,用虛偽的笑容和謊言,來掩飾心底的不安和躁動,把所有對自己不利的東西都推得一干二凈。
抑郁的人,在陌生的人群中,或許會比在熟悉的集體里更自在。因為他最怕的不是陌生人,而是身邊熟悉的人。因為孤單的本性使然,他渴望交流,渴望認同,但卻不敢付出信任,反而懷著猜忌的心。因為他害怕別人跟他一樣,只是偽裝欣賞,偽裝接納,偽裝信任。這樣的人,也許注定是孤獨的。
如今,人們對陌生人都抱有一種深深的戒備心理。這種心理的產生,有其復雜的社會因素。戒備心理是把"雙刃劍",既讓人們增強了警覺性,降低了受危害的概率。但也在人與人之間壘起了一堵高墻。因此,我們要把握好戒備的度。首先,應拋棄戒備一切的心理,不能對每一個陌生人都懷有戒心。應相信,世上的好人比壞人多得多。其次,應在接納中保持戒備,而不能因戒備而拒絕接納。只有先接納了陌生人,才能辨別好壞。再次,應正確吸取教訓。不能因偶爾上當受騙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勇于接納陌生人,都能播撒愛心,那么,社會也就會充滿"陽光"。
喜歡繪畫的人,當他們心灰意冷的時候,梵·高伸給他們溫熱的雙手,羅丹對他們訴說生命的真諦,畢家索對他們訴說探索的傷痛;喜歡音樂的人,當他們痛苦難耐的時候,莫扎特安撫他們的心靈,克萊德曼撫慰他們的靈魂;喜歡文學的人,當他們傷心流涕的時候,司馬遷給他們力量,杜甫給他們溫暖,蘇軾給他們勇氣。
但就是那些與我們沒有交集的陌生人,使我們明白在生命里要有足夠的痛苦和挫折,才能成就美麗的黃昏;就是因為這許許多多與我們存在著千里萬里之隔的陌生人,有著千差萬別的人生經歷的陌生人,告訴我們生命的密碼,告訴我們生命并不如葦草一樣脆弱。是這些陌生人,為我們唱響生命的凱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使我們的生命更加絢麗多姿。
我們應該時常打開自己的心胸接納陌生人,感謝陌生人給我們這一新天地新感覺。有歌唱到:"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那么如何從心底接納陌生人,或者,讓陌生人從生到熟,變成朋友呢?
首先,尋找共同的談論話題。與陌生人交談,剛開始沒話說是很正常的,只有找到雙方共同的興趣點,才會說得盡興,聊得快意。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所以在交談時,你要盡可能地找對方想知道的事情或他的興趣點,如你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為人處世的觀點等,進而找到共同的話題。和愛好音樂的同學聊一聊流行歌曲,和愛好名著的同窗說一說文學,與愛好足球的朋友談一談貝克漢姆……你看到這里,肯定會說,我又不是全才,我怎么會都清楚呀?其實你不必說個不停,只要你引起一個話題,若對方有興趣,剩下的內容對方肯定會接著說。你只要認真、耐心地聽或時不時插上一兩句話就足矣。
其次,改變不良的說話習慣。陌生人不了解你的個性,與之交談,特別要注意改掉自己先前的一些不良的說話習慣,如"嗯、啊"之類的"口頭禪",不合時宜的"手舞足蹈","自我中心意識"等,做到舉止大方,說話得體。因為不良的說話習慣,既會讓對方因你素養(yǎng)不高而降低與你交流的欲望,同時也會妨礙你自己的流暢表達,有百害而無一利。說話時,假如對方對你的話語反響不是很積極,那么你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若是對方狀態(tài)欠佳,那你就要從關心對方的角度出發(fā),調整說話內容;若是自己表達不暢,那么你就要調整思路,力爭思維通達,思緒飛揚……總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雙方快樂交流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