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注釋(3)

古玩戰(zhàn)爭之詐眼 作者:秦軍


再也不能用以前的鑒定經(jīng)驗來鑒定現(xiàn)在的贗品。

第一眼要看什么。要看銹!不止一次的提醒過了。

青銅器仿制,難點在于銅銹和青銅器的重量。而青銅器的鑒定,也集中在這兩點。造型、紋飾、銘文、范線等這些對于專業(yè)仿制青銅器的人來說,全都是扯淡,根本不值得一提。

其實,每一類古玩,都有有其特定的本質,字畫、玉器、瓷器、青銅器、金銀雜件等這些都有其最為關鍵的鑒定點。

這就跟找人辦事一樣,找到管事兒的人才能辦得了事。

如果你不是像杜行一樣是個世代以仿制古玩為業(yè)的人,那你就應該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去判斷青銅器表面的銅銹和青銅器應該體現(xiàn)出來的質量。請注意,這里的表面并不是單指青銅器的外表,而是指青銅器裸露在空氣里的表皮,包括青銅器的內壁。這里的質量也不單單是重量,還包括青銅的質地、顏色和光澤。

銅銹有很多種,各種各樣的顏色、硬度、細密度,但絕大部分的銅銹都會給人一種很結實的感覺,你會感覺到銅銹是從青銅器體內長出來的,而不是簡單的包裹在青銅器的體表。銅銹是青銅器的一部分。

注釋六

初入門的收藏者,往往會忽略青銅器的分類。青銅器的分類有時候可以做為青銅器鑒定的輔助手段,但更多的時候是確定青銅器價值的重要因素。

比如一件青銅鼎。青銅鼎屬于食器。食器是青銅器中的一個大類,如若細分,食器又能分出烹煮器和盛食器。烹煮器中包括鼎、鬲、甗三大類青銅器。其中,鼎又能被細分為柱足鼎、扁足鼎、尖足鼎、獸蹄足鼎和四足鼎五大類。足是官方叫法,坊間很多人形象的稱之為腿,通常在鼎的大小、紋飾、年代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四條腿的比三條腿的價值要高,扁足的比柱足的價值高。除四足鼎是長方形,四條腿兒外,其余四種均為三條腿兒,圓形。不管鼎有幾條腿兒,耳全部都是兩個,直立向上的叫立耳,立耳長在鼎的口沿上。朝外撇出去的叫附耳,附耳從鼎的肩膀上長出來。沒耳的那就不能叫鼎,只有極其稀少罕見的變異鼎沒有耳,改用青銅塑件代替耳,這種變異鼎是受歧視的,坊間一直不把這種沒耳的變異鼎當鼎看。這點跟青銅鬲不同,鬲也屬于食器中的烹煮器,有的鬲無耳,有的鬲有耳。一般來說,商代早期和中期鑄造的鬲有雙耳,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鑄造的鬲無耳,西周晚期以后復又有了雙耳。

這是普通的分類。

但體現(xiàn)青銅器價值的分類,只有兩種,一種是祭祀類,一種是生活類。生活類青銅器,就是貴族們平時日用的青銅器,這類青銅器的價值要低于祭祀類青銅器很多?;蛘哒f,收藏者可以完全無視于這類青銅器,干脆別買,或者買了以后直接捐獻給博物館。幾乎所有的生活類青銅器都不具備收藏價值,那只是金屬器皿。

注釋七

杜行有個習慣,每當把仿制的青銅器從地底下挖出來,剝離掉表銹,露出下面晶體銹的時候,會離開青銅器七、八米的距離,在遠處審視青銅器上的銹。絕大部分青銅器上的銅銹,都不是均勻地呈現(xiàn)在青銅器表面的,而是不規(guī)則分部,就像是地球儀上分布著的陸地那樣。歷經(jīng)數(shù)千年自然形成的銅銹,銹斑與銹斑之間過渡的很自然。就像中國的諸多省份,省與省分界線兩邊的那些村子,不管是方言還是習俗,都差不多。這點很重要。這是長久以來仿制青銅器一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離遠點看,用酸堿鹽或是其他藥膏發(fā)出來的銹,銹斑很生硬,能看得出來當初敷抹酸堿鹽的時候是這里一片那里一片的敷抹在銅器上的;要不就是很勻稱,通體像是在漆里泡過似的。而用真正的銅銹沫貼粘到銅器表面的這種做銹方法,看上去缺少了一些層次感。不管哪種做銹方法,仿制者都會再加工幾遍,比如剔除掉表銹后包裹上一層包漿,比如去掉表銹后再去掉一部分晶體銹,然后打蠟上油,這些都是為了增加銹斑與銹斑之間的自然過渡感和層次感。

通常情況下,刻意保留表銹并強調表銹上的木土雜屑的作法是已經(jīng)被淘汰的手法。這種青銅器只能是在做局下套買家貪便宜的時候才能出得了手。杜行家族做出來的表銹卻是個例外,杜行他們家掛表銹要做兩次,甚至好幾次,青銅器上的晶體銹加工過后,別人都是拿去賣了,杜行家的還要埋到地下再做表銹,只是為了以后剝離去表銹后能呈現(xiàn)出真銹一樣的自然感。而刻意強調表銹的那種假銹,剝離掉表銹后立刻就露餡了。二者天地之別。

注釋八

唐伯虎活了54歲,青年時期家道衰落,貧困潦倒,靠賣畫糊口度日。他所繪的春宮圖都是為了換些柴米錢。這人率性樸素,豪放不羈,才華橫溢,是個好人。為了填飽肚子,別說是畫春宮圖,就是偷盜搶劫,佛主都會原諒他。

唐伯虎畫筆下的女人都有三白,額頭一點白,鼻尖一點白,下巴一點白,并且所繪的女人大都嫵媚妖冶,說這是鑒定唐伯虎人物畫的一個特點,這些都是坊間訛傳,不可斷取,不可全信。唐伯虎的人物工筆畫中,有這三白特點的畫所占比例極少,不能因為這三白而否定他的其他畫作,不能因為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是吧。在中國書畫史上……不,在世界書畫史上,明朝是個極其混亂的時期!明朝早期有承襲南宋馬夏風格的院派和浙派,中期有以吳門四家為代表的吳門派,晚期則有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派,松江派又繁衍出了諸多支派。還有以曾鯨為代表的波臣派等其他派別。說明朝混亂,不是說明代的畫派繁多,那不叫混亂,那叫爭奇斗艷,百家齊放,那是好事?;靵y說的是明朝的書畫作偽造假現(xiàn)象極為嚴重,甚至泛濫。有改款的,添款的,添印章的,臨摹的,憑空臆造的,等等,作偽的手段多不勝數(shù)。明代作偽畫,不止是仿造唐、宋、元時期的名家畫作,還堂而皇之的仿制明朝當代的名家畫作,剛才提到的那些明代大畫家在明朝的時候就有大量的偽品仿品充斥流通于市了。明代的繪畫作偽已經(jīng)形成一股風氣席卷全國,甚至波及鄰國,其中尤以日本和朝鮮為重。明代的偽畫已形成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產(chǎn)業(yè)了,在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下,甚至各派的名家也相互摹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