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文:才華如同異質(zhì)病毒----倪氏家族
從停車場往陽明山莊走的路上,我們(增加兩個字)談起了倪匡。“老爺子最近身體可好?”倪震答:“酒不喝了,煙戒了,除此之外,嗜甜食,吃肥肉,全不忌口,胖得……”說到這里,正好行至酒店大門口,倪震手一指:“噥,就像那樣?!?/p>
那里有尊鍍銀歡喜佛雕像,圓球狀,肚子頂?shù)?,四肢伸向空中,小小的腦袋鑲在前端,仿佛大圓桌上孤零零一只丸子,不羈開懷的表情卻也活靈活現(xiàn)。雕像立于迎來送往的險要位置,俯瞰陽明山莊。整個區(qū)域帶著舊香港味兒:故意與英式風范背道而馳,點紅燈籠,掛中國娃霓虹燈,戲劇化,叫人興奮,還帶點諷刺意味,在隔絕和森嚴中戀慕著過去。歡喜佛被擦得油光錚亮,有種仆仆風塵也拿它無可奈何的氣勢,不論是對舊生活的憂郁渴望,還是逃避一般的肆意沉醉,都抵不過它那咧嘴一笑。
舊香港味兒濃郁的1970-1980年代,倪匡與金庸、蔡瀾、黃霑并稱“香港四大才子”,還有百部科幻小說系列“衛(wèi)斯理”傳世,就有些神乎其神的傳言。比如自謂“漢字寫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一小時可寫4500字,說話也如連珠響炮,先“哈哈哈哈”大笑四聲,語速快到應接不暇。性情更被稱為“率性放任,熱情爽朗,慷慨俠情”,不諱談人生有三大嗜好:酒、煙、女人。這最后一條,被倪匡叫做“小妹”的香港傳媒人查小欣頗有感觸,提起一年倪匡擔任亞洲小姐評選評委,力挺性感利智,事后遇到查小欣,倪匡上前招呼:“哎,美女”,查小欣佯裝慍怒:“別叫我美女,你那審美標準?!薄靶∶?,別怪我,當時我餓?!?/p>
“風流而不下流”好象倪匡身上最晃眼的標簽,作家身份時常被遮蔽,1989-1990年,他與蔡瀾、黃霑主持成人清談電視節(jié)目《今夜不設防》也推波助瀾。據(jù)說那是三人泡妞的“移植”,每每到夜總會,三人全不理人,自顧喝酒,大講段子,引得姑娘們咯咯亂笑,索性做成電視節(jié)目?!督褚共辉O防》的標志是桌上一瓶XO,桌下還藏著若干,喝到微醺,百無禁忌,謂為一景。
1993-2005年,倪匡搬到美國舊金山,總愛念叨“配額用完了”,喝酒配額、泡妞配額、寫作配額,全預支了,只剩下吃,可又惦記減肥,于是身材氣球似的,一肥一瘦又一肥一瘦。后來為了肥豬扒、油甘魚、甜蝦、暴暴飯焦……,搬回香港。
蔡瀾有本小書《蔡瀾談倪匡》,主要說的倪匡晚年,老頭依舊嬉笑怒罵,如同歡喜佛。倪震也頻頻出境作襯,蔡瀾稱他是二代中最有才華成為作家的,父子二人都“聰明絕頂”??刹徽搩?nèi)人外人,都知道倆人性格大相徑庭,父親直來直去,兒子心重多慮。成年后倪震也曾被譽為“才子”,可惜風評不佳,以查小欣看來,除了才華分高下,主要差在“性情”,尤其對待男女之事,老的豪爽坦率,小的卻有失誠懇。香港的文化氛圍也不同往日,老一輩“四大才子”皆有犬儒風范,博古通今,傳統(tǒng)與西洋文化兼收并蓄,傳媒環(huán)境也單純,港產(chǎn)文人隨便玩玩,便能領受萬眾歡呼。如今娛樂明星蓋過才子,八卦取代了思考。
倪震的姑姑亦舒排行老六,要叫一聲倪匡四哥,她被奉為“師太”,小說至今仍深受女性青睞,還有語錄傳誦,諸如“我再淪落,我還是愛我,可是為著要別人愛我,我不得不做些叫他們看得順眼的事”。熟識的人都道她性情潑辣,很有幾分傲氣,平常日子也能口出“100萬就答應被包養(yǎng),沒出息,要就要1億”這等狂言。她現(xiàn)在定居溫哥華,老蚌生珠,40多歲育有一女,查小欣曾在溫哥華與她短暫一聚,“在女兒面前,她柔軟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