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為你歡喜為你憂
外匯,是國際匯兌的簡稱,是以外國貨幣表示且能夠用來清算國際收支差額的資產(chǎn)。比如,我們熟悉的美元、英鎊、歐元、日元都是外匯。根據(jù)以上外匯的定義,我們知道并非所有的外國貨幣都是外匯資產(chǎn),外國貨幣必須滿足“普遍接受性”、“自由兌換性”、 “可償付性”三大條件。普遍接受性是指該種外國貨幣能夠廣泛地被世界各國接受和認可,可兌換性是指該種外幣資產(chǎn)能自由地兌換成本幣資產(chǎn),可償付性即指該種外幣資產(chǎn)是保證可以得到償付的。也只有滿足這三大條件,才能夠用來清算國際收支差額。而能夠滿足以上三大條件的外國貨幣不太多,不外乎美元、英鎊、歐元、日元、港幣等有限幾種貨幣。
至于為什么要持有外匯,這也很簡單。對于個人而言,你到國外旅游、吃飯、購物時,你直接拿人民幣人家一般不愿意接受,因為現(xiàn)在人民幣還沒有實現(xiàn)完全可兌換;人民幣在國外無法直接使用,那么對于外國人來說,人民幣與一張白紙無異,你只有持有外匯或者用外匯換成了所在國的貨幣才行。而企業(yè)要進口來自國外的原料、產(chǎn)品、技術、裝備,也需要用外匯支付,沒有外匯寸步難行。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出口規(guī)模較小,能獲得的外匯比較有限,外匯就比較匱乏。因此,當時我們國家使用外匯就比較“哆嗦”,除了用于進口國內急需的一些先進的商品、技術和裝備,其他方面的使用就管制得比較嚴,外匯也因此成為稀缺品,外匯黑市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了。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外匯的存在對于維護國家的經(jīng)濟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我們知道,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國際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夾帶著巨額的國際資本,率領著龐大的國際游資,肆意地沖擊著東南亞國家的匯市和股市。以泰國為例,泰國中央銀行當時只持有約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當國際金融炒家在泰國金融市場上大量地拋出泰銖時,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度,泰國央行只能用外匯儲備不斷地買進泰銖,以維持泰銖不貶值。但是當時國際炒家的實力十分雄厚,拋出的泰銖數(shù)量十分巨大,泰國央行為數(shù)不多的外匯儲備很快便消耗殆盡,泰國再也無力維持固定匯率制度,泰銖大幅貶值,國際資金大量撤離泰國,泰國股市隨之狂泄不止,很多泰國民眾數(shù)十年積累下來的財富在瞬間化為烏有,一向風頭正盛的亞洲“四小虎”徹底被擊垮。解決了“四小虎”之后,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金融資本把目標對準了我國香港,妄圖將香港作為他們的下一個“提款機”。但與泰國、馬來西亞不同的是,香港不僅金融體系更加完善、更加健康,而且有著更加雄厚的外匯儲備(1 000多億美元)。雖然索羅斯不斷地拋出港幣,但是特區(qū)政府在雄厚的外匯儲備的支持下堅決買進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的穩(wěn)定。之后在我們中央政府更加雄厚的外匯儲備的威懾下,索羅斯等金融大鱷方知難而退,香港也避免了被國際游資橫掃的局面。
由此可見,外匯儲備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的考量,如果超出了這個“度”,事物就會發(fā)生質變,美好的東西就會變成壞的東西,而我國古代先哲老子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反者道之動”。這就好比我們吃飯,饑餓時,即使只有蘿卜咸菜,同樣吃得津津有味;但是當你吃飽了再讓你吃的時候,你就會脹得難受,這時你每吃一口飯都很難受,此時即使有山珍海味也難以下咽。
外匯儲備也是如此,一旦過多就會成為一種負擔,因為儲備外匯并非沒有成本,特別是當外匯儲備數(shù)額巨大時,這個成本還比較高。對于外匯儲備,有一個最優(yōu)的數(shù)量,至于這最優(yōu)的數(shù)量是多少就見仁見智了。一般的看法是,外匯儲備的規(guī)模保持在4個月進口總額的水平上就可以了,我國目前持有的外匯儲備高達2萬億美元,已經(jīng)遠遠地超出4個月進口規(guī)模的水平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目前巨額外匯儲備的絕大部分是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儲備的,而國債的收益率較低,也就意味著大量的資本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這對于還在大量引進外資的我國來說,實在是很不劃算。實際上,我們在購買美國國債的同時,美國人反過來也拿著我們買美國國債的錢到我國來投資,獲取高額的產(chǎn)業(yè)利潤。
這就有點意思了,一方面窮人將給富人打工賺來的辛苦錢借給富人,而富人卻拿著從窮人處借來的錢再雇用窮人打工,用賺取的利潤來歸還微薄的利息。無論如何,這種模式都很別扭,這只會造成馬太效應,美國越來越富,而中國卻相對變窮。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絕大部分外匯資產(chǎn)是以美元資產(chǎn)的形式存在的,這就意味著一旦美國人猛然開動印鈔機,大量地印制美鈔,那么必然會使美元貶值,美國的債務負擔減輕了,而我國辛辛苦苦賺取的外匯卻在瞬間大幅地貶值,遭受重大的損失,豈不冤枉?因此,在無法對美國貨幣發(fā)行進行有效約束的前提下,美元儲備越多,意味著風險越大。
如此看來,對于超額的外匯儲備,實在是“想說愛你不容易”。
所以,外匯儲備還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