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你從來就沒學過真正的英語…

英語學習漫談:像嬰兒一樣學英語 作者:陸人


這樣你是不是覺得一下子可以少記好多詞了?“ize”只是一個例子,英語的把戲還多得很,諸如在一個詞前面加上“dis”、“un”、“non”或“in”就可以把它變成反義詞了——又一次見證了英國人的懶了,他們不去創(chuàng)造一個新詞,而是直接在前面加個東西就把它變成反義詞了。你不用管它加了東西后到底應該翻譯成什么漢語詞,反正是反義就行了。這樣是不是也很清楚?所以說,英國人實際上根本不用記那么多不同的詞。

英語這種在詞上加東西就能變形的語言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粘著語”,這也顯示了英語活力的一面——漢字可以組詞,但形體是永遠不變的。我們要試著體會眾多的“粘著”變化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還有兩個“ize”的例子挺有意思,不說怪可惜的。

“realize”——你現(xiàn)在能不能不把它翻譯成“認識到”?它本來就是把后面虛的東西變成“現(xiàn)實”了嘛。(“realize”是英國人的拼法,“realize”是美式的,美國人老老實實地把所有“ize”都拼成“ize”,顯示出這類詞的聯(lián)系,看得出美國人更務實一點兒。)

“Hyperize”——你在2009年之前出版的所有詞典上都不會找到這個詞(之后的詞典也未必會收錄),因為它是耐克公司為一雙2009年上市的籃球鞋起的名字?!癶yper”是超的意思,而且不是一般的超,是非常超。普通的兩倍音速的飛機只能叫“super sonic”(超音速),達到七八倍音速的才能叫“hyper sonic”(極音速)?!癏yperize”能讓你在籃球場上變成超人嗎?未必,但它也許能讓你的父母變成窮人。

  談一談詞典

記不清哪一個名人說過,有人問他要是一個人去荒島上生活只許帶一本書,他會帶什么?他的回答是詞典。

在很多人看來,詞典幾乎是生活的百科全書,是宇宙的微縮。對我們學英語的人來說,英漢詞典幾乎可以等于英語這個宇宙了,因為我們對于英語的所有了解幾乎都是通過英漢詞典來進行的。或者說,我們對于英語的了解,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有英漢詞典這一個渠道。

回想一下,為什么我們學漢語就沒有這么高度地依賴詞典呢?

我們在漢語中遇到了新詞,也會查詞典,但是首先,你已經(jīng)獲得了這個新詞的很多信息,比如它是在哪類文章中出現(xiàn)的,是《人民日報》使用的,還是街頭小報常用的,是領導在會上講得出口的,還是只有鐵哥們兒之間才能用的。你在詞典里查到的這個新詞,只不過是印證了你的感覺,你記住了新詞的意思,更多地是記住了新詞的形體——你會用它了。

實際上,給一個詞下定義是一項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信你去看看我們的《新華字典》,大多是用另一個詞來解釋一個詞,或者是添字,使其形成一個個具體的詞,甚至還有說來回話的,比如,“熱”就是不冷,“冷”就是不熱。這固然是一種水平較低的詞典編纂方法,但同時也說明了給一個詞下定義的難度。你自己試試,以“桌子”為例,到底什么是桌子?你說它有腿兒,那板凳有沒有腿兒?你說它比較高,那亭子高不高?你說它上面能擺東西,那茶幾是干嗎的?你說茶幾太低,那書案為什么叫案不叫桌子?你說長條形的不能叫桌子,那多高多長的東西才叫桌子?這個數(shù)值是多少……

就算你把“桌子”這個詞包含的所有要素都科學地總結出來,并給了出具體數(shù)據(jù),如果我從來沒見過一張桌子,我還是不能從你給的定義中得出桌子的直觀形象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