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四(1)

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版) 作者:(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4·1

當主宰我們內(nèi)心的力量順應自然時,就能運用天生的能力輕松自如地應付那些正在發(fā)生和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因為它無需借助任何特定的物質(zhì);而它為了達到目標,也并不是毫無保留,如果它遇到什么阻礙,就會把對方轉(zhuǎn)化為自己這種物質(zhì),就像火焰吞沒落進它里面的東西一樣。若是小小火苗,可能會被這些東西壓滅,但若是熊熊烈火,則瞬間就能將堆在它上面的東西吞噬,燃燒殆盡,借助這些別的物質(zhì)讓火勢更旺。

4·2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而且要有助于使生活的技藝盡善盡美。

4·3

人總是想退隱鄉(xiāng)間、海濱、山林;你也曾經(jīng)全心向往這種生活。但這完全是一種庸俗的想法,因為你盡可以隨時退隱到自己的內(nèi)心去;沒有任何地方能比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更無煩憂,尤其是如果這個人的內(nèi)心海闊天空,他只消靜心斂神,立刻就可以獲得完全的寧靜(所謂靈魂的寧靜,我指的就是內(nèi)心的秩序)。因此讓你自己始終借助這種退隱來獲得內(nèi)心的寧靜吧,使自己不斷重生;而你內(nèi)心的原則也只須簡明扼要,運用起來足以澄凈一切紛擾,當你回到退隱之前的那種生活時,心中不會再有任何怨懟。

是什么令你不滿呢?是因為人心的邪惡嗎?你心里須得記住這個道理:有理性的動物在這世上就是要互相依存的,寬容是正義的一部分,若有人作惡,他也并非本意如此;想想吧,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在相互敵視、猜疑、仇恨、爭斗中度過一生,最終難逃一死,灰飛煙滅;想想這些,你就不會有什么不滿了?;蛘吣銓挠钪嬷蟹峙浣o你的那一份感到不滿?那么你只要想一想,這世界的存在無非兩種可能:“要么是神造的,要么是原子組成的”,無論哪一種,都可以證明這宇宙原本就是一個城邦()①。或者你的不滿是出于肉體上的感情?那么想想看吧:一旦人的內(nèi)心變得更謹慎,發(fā)現(xiàn)了它自己的力量,那么生命也就無所謂坎坷平順了;至于那些所謂的痛苦和快樂,再好好想想你曾經(jīng)聽說的、以及你所同意的那些道理吧。或許是對名聲的熱望讓你感到苦惱?你看,世間的一切瞬間就會被忘卻,你的過去和未來還不是全都流入了時間那個無邊無際的深淵!贊美的言辭是多么空洞,在你面前演戲的那些人是多么善變與無知,名聲的舞臺又是多么狹??;我們居住的大地不過是宇宙中的一個點,你所在的地方又是這大地上何等微小的一個角落。彈丸之地,又能有幾個贊美你的人呢?

那么,牢牢記住吧:退隱到實在地屬于你的小天地里去,最重要的是不要緊張,過分憂慮,要保持心靈從容自在,要像一個人、一個有人性的人、一個公民、一個終有一死的人那樣去看待事物。你最為倚重、經(jīng)常奉行的箴言,應該包括以下兩條:第一,外在事物與心靈無關,它們無欲無求地存在于心靈之外,一切的紛擾都來自內(nèi)心;第二,你眼前所見的一切都瞬息萬變,終將歸于湮滅;要始終記著,你曾經(jīng)見過多少這樣的變化。

“宇宙在不停地變化,生活只是我們的觀念?!?)①

4·4

如果理智是人共有的,那么使我們成為理性動物的理性也是人所共有的;這樣的話,那約束我們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的理性也是人所共有的;那么,我們所奉行的法則也是同樣的;這樣的話,我們就都是公民;這樣的話,這世界也就是一個城邦。除了說它是一個共同的城邦,整個人類的這個組織還能是什么呢?因此,我們正是從這個共同的城邦獲得了我們的智性、形成法律的能力;否則,它們是從哪里來的呢?因為,我身體里的土來源于自然中的土元素,水來自水元素,火來自火元素——沒有什么是來自無,也沒有什么能歸于無——所以我們的理智原本也是有根源的。

4·5

死,和生一樣,都源于自然的奧秘,是同一些元素的組合與分解;絕不是什么應當羞恥的事情,既不違反理性動物的本性,與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也不沖突。

4·6

有什么樣的本性,便做出什么樣的事情,這是必然的;如果覺得這有什么不對,就好比希望無花果樹沒有苦澀的汁液。但無論如何要謹記:你和別人都會很快死去,不久之后你們的名字也將被后人忘記。

4·7

不要有受到傷害的想法,不去想“我受到了傷害”;“我受到了傷害”的想法不見了,傷害也就消失了。

4·8

凡無損于一個人的東西,也不會無損于他的生活,無論從外面還是里面都傷害不了它。

4·9

凡有益的事物都有一種本性,使它不得不如此。

4·10

一切事情的發(fā)生,都自有公道。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確實如此。我所指的不只是事物的因果關聯(lián),也是正義本身,仿佛事物的一切價值都自有安排,各得其所。既然已經(jīng)開始了,就用心體會吧,無論做什么,都要記住像一個好人那樣去做,參照你所認定的善的準繩去做。在一切行為上都要這樣做。

4·11

對事物的看法,不可依從那些做壞事的人,也不可按照他們希望你抱有的那種意見去評判;要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來看待它。

4·12

應該把這兩條規(guī)則謹記在心:第一,你所做的事情應該以合乎法律和眾人的利益為唯一宗旨;第二,如果身邊有人向你提出正確意見,糾正你的錯誤,那就改變你的意見。但唯一的前提必須是,你是出于公正或者眾人的利益而改變意見,而不是僅憑一時高興或者為了追求名聲。

4·13

你有理性嗎?——我有?!热挥?,那為什么不用呢?除了讓理性發(fā)揮作用,你還希望別的東西嗎?

4·14

你是作為這世界的一部分出現(xiàn)的。你從哪里來,就將到哪里去;或者可以說,經(jīng)過一個轉(zhuǎn)化的過程,你將回到那創(chuàng)造你的宇宙理性之中。

4·15

那些滴在祭壇上的乳香:一滴是先滴下的,一滴是后滴下的,但它們不會因此有什么不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