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熱錢在炒作,風生水起(3)

瘋狂的人民幣 作者:周德文


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給海南留下的是600多棟“爛尾樓”、18834公頃閑置土地和800億元積壓資金,僅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的壞賬就高達300億元?!?999年在海口開車,隨處可見蓋到一半的房子,還有泥濘的道路。當時已經是房地產泡沫的后期,可是市場依然一片慘淡。”那時恐怕許多人都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這種災難的發(fā)生,對國家經濟發(fā)展無益,炒房者也得不到益處,是一種一損俱損的結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當房地產不是用來居住,而是用來炒作時,無疑,就會為整個社會經濟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慶幸的是,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2010年政府打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組合拳。繼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以綜合政策遏制高房價后,4月17日,國務院再次重拳出擊,發(fā)布通知要求各地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和炒作性購房,房價過高地區(qū)可暫停發(fā)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fā)放購買住房貸款。

很顯然,“暫停發(fā)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針對的并不是普通購房者,而是以炒房為目的的購房者,否則,普通購房者可能不會,也沒有經濟實力去購房第三套或以上住房。

的確,這一輪房產新政,猶如一味力道強勁的降溫藥,對過熱的房地產市場起到了降溫作用。就在“新國十條”發(fā)布不久,股票市場整體跌幅接近5%。在接下來的兩周,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在內的十個“房價最高或上漲過快”的城市,商品住宅總成交量出現了60%以上的萎縮。

不僅如此,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樓市還出現了投資客集中拋盤的現象,一名浙江炒房者一次性拋出北京北三環(huán)一項目的20余套房源,總價近1。3億元,是二手房歷史上最大單。

此次房產新政的嚴厲性毋庸置疑,現在也已經初見成效,長期堅持下去,可能會對熱錢炒房造成重創(chuàng)。如果再加上房產稅的配套實施,炒房這項原本暴利十足的生意,可能將慢慢消亡,到時,也許,對普通居民來說,中國的房價可能不再那么讓人心寒。

國內股市一股神秘力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