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心里有素(1)

天生是飯人 作者:歐陽應霽


說實在的,我大抵沒有為我的朋友兩脅插刀的能力。

因為刀一旦硬生生地插進去,恐怕我連再見也來不及說就馬上倒地不支了,還要麻煩人家把我抬走丟掉,豈不更是個負累﹖要么是更激﹑更有民間傳奇色彩的上刀山下油鍋,要么就是走進廚房為朋友舞刀弄鏟,然后捧出一桌色香味應該還可以的小菜大菜。個人能力有限,能夠在對的時候沒有做錯事,已經(jīng)算是萬幸。

當然做人還是稍稍偏心的。我常常對自稱“又一山人”的老朋友黃炳培說,除了他身邊的“又一夫人”外,我大抵是這個世界上最能照顧他飲食的朋友了。黃炳培吃素,所以每當一大群朋友在外頭碰面聚餐,我除了理所當然地擔當挑選餐廳和點菜的角色,盡量保證大家吃個盡興,也總是沒有忘掉我這位吃素的老友,先為他點好幾個專屬的菜式。 也正因如此,本來大魚大肉的一頓飯,就有了比較健康清淡的平衡,說來我們倒真的要感激他的堅持。

一般朋友認識 Stanley 黃炳培,應該都從他受“紅白藍”塑料布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的好一批攝影裝置藝術品開始。這些作為建筑工地和街頭攤販的帳篷和運輸貯物袋子的面料,在他的整理收集和演繹安排下,從日常生活器物的層次,提升為象征代表香港的勤勞刻苦,撐得起﹑擺得平的庶民性格和精神之象征。如果紅白藍塑料布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區(qū)旗和指定色,相信肯定會搶走部分法國國旗的風頭。

對于更近距離熟悉他的朋友來說,念念不忘的該是他在從事廣告創(chuàng)作時期(也是香港廣告制作的黃金時代)的好些膾炙人口以至激勵人心的作品,也因為他專注大眾傳播的敏銳觸覺,所以近年來在換了航道花上更多時間從事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時,作品就有了更大的社會性、日常性和包容性。 不走孤寡偏生,專往廢置舊樓里鉆的“空白墻報板”先生, “監(jiān)倉”先生和“涂鴉”先生,有了這樣的老朋友,三五七時都會被他作品里的視覺能量震撼一下,我也就能更滿足地跑進廚房去做我的分內(nèi)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